-
邀請演講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以下為您提供深圳小產權房的現狀及思考,僅供您參考,不構成投資或購買意見。1、小產權房地下交易活躍,風險依然存在深圳已禁止建造小產權房,目前市面上流通的主要有以下幾類:1)以前購買小產權房的業主轉手的,二次銷售的;2)開發商或以前炒房客購買多套,現在轉手出售的;3)以前整棟用于出租的房屋重新翻新,然后進行單套出售的。深圳小產權房目前仍處于"尷尬"位置。小產權房的地下交易一直很活躍,同樣也存在一定的風險。2、新政不涉及住宅類小產權房,住宅類小產權房轉正仍不易2018年7月27日,深圳市政府公布了《關于農村城市化歷史遺留產業類和公共配套類違法建筑的處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稿中,產業類和公共配套類歷史違建成為"優先處理類別"。其中,小產權性質的廠房、倉庫與商鋪、寫字樓有望通過補繳地價的方式轉正。住宅類小產權房,這類性質的住房對于深圳的意義非同一般,單從面積來說,就占據了深圳住房市場的半壁江山。2016年6月,深圳住建局房改處處長劉逸群在一場以"共享深圳"為主題的論壇上透露:在深圳的住房結構中,手續完善的住房只占37%,歷史違法建筑、法外建筑比例高達63%。《關于農村城市化歷史遺留產業類和公共配套類違法建筑的處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雖然未涉及住宅類小產權房,但這則廣受關注的信息,有觀點認為,這是住宅類小產權房轉正的探路之舉。也有觀點稱,深圳在產業和公共配套類違建上進行探索,市場比較容易接受,而住宅類小產權房涉及到太多的利益和公平問題,轉正可能性小。暨南大學教授、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胡剛表示,深圳是一個新發展和快速發展的城市,存在大量的非法建筑,上述舉措是針對目前現狀采取的一個切合實際的處理辦法。"深圳的違法建筑存量非常大,不處理是不行的,但是處理也不能一刀切,所以有的直接拆除,有的通過補地價的方式轉正,這對幫助解決深圳由于快速發展而導致的產業用地和公共設施配套用地不足的短板,具有實際意義。胡剛也認為,深圳小產權房轉正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深圳的產業用地和公共設施用地短缺,那么在這方面進行探索,市場比較容易接受。如果住宅類小產權房轉正的話,市場會很敏感,暫時突破的可能性不大。"3、深圳小產權房的出路在哪?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深圳小產權房的主要出路在于:1)目前深圳的"小產權"主要靠城市更新這種方式洗白,但是舊改的速度始終是有限和有節奏,未來還可能推行棚改。2)通過"租售同權",將產權手續不完善的小產權房,納入住房租賃合同備案管理轉化為保障房,緩解新建保障房的壓力,但是并沒提轉正。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