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近年來,國家各部委在政策層面由淺入深、由弱轉強,逐步規范和完善廢舊鋰電池的回收市場,至今已累計發布多項鋰電池回收相關政策法規。
圖表1:法律法規與產業政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通過梳理,發現當前政策集中表現在以下方面:
(1)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國家工信部和發改委等五部委聯合發布的《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技術政策》(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2017年),明確指出要強化車企在動力鋰電池生產、使用、回收、再利用等環節的主體責任,并要求車企建立新能源車產品售后服務承諾制度(包括電池回收),實施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溯源信息管理,跟蹤記錄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情況。
(2)建立健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鼓勵開展示范項目。2017年2月初,工信部、商務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再生資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①重點圍繞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新能源汽車發展集聚區域,支持建立普適性強、經濟性好的回收利用模式,開展示范應用;②電動汽車及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應負責建立廢舊電池回收網絡,利用售后服務網絡回收廢舊電池,統計并發布回收信息,確保廢舊電池規范回收利用和安全處置;③車企應實施電池溯源信息管理,跟蹤記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情況。
(3)強化對從業企業的行業監管。2018年9月,國家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第一批),對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企業應具有相關資質做了明確要求。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