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AIoT即AI IoT,指的是人工智能技術與物聯網在實際應用中的落地融合。目前,越來越多的行業及應用將AI與IoT結合到了一起,AIoT已經成為各大傳統行業智能化升級的最佳通道,也是未來物聯網發展的重要方向。
為什么IoT需要AI?
物聯網的最終目標是"萬物智聯",把所有設備連接起來達到的是萬物互聯,單純的萬物互聯意義缺缺,只有賦予其一個"大腦",才可以真正實現萬物智聯,發揮出物聯網的巨大價值。
AI技術可以滿足這一需求,AI通過分析、處理歷史數據和實時數據,可以對未來的設備和用戶習慣進行更準確地預測,使設備變得更加"聰明",進而提升產品效能,豐富用戶體驗。
所以,物聯網所產生的龐雜數據只有AI才能夠有效處理,進而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與產品智能,而對于AI至關重要的數據也只有IoT能夠源源不斷的提供,通過IoT持續不斷提供的海量數據可以讓AI快速的獲取知識。一方面,通過IoT萬物互聯的超大規模數據可以為AI的深度洞察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具備了深度學習能力的AI又可以通過精確算法加速物聯網行業應用落地。
當與AI技術融合后,物聯網的潛力將得到更進一步的釋放,進而改變現有產業生態和經濟格局,甚至是人類的生活模式。AIoT將真正實現智能物聯,也將促進人工智能向應用智能發展。
AIoT的發展路徑
正如許多新事物一樣,AIoT的發展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目前來看,AIoT的發展將會經歷單機智能、互聯智能和主動智能三個階段。
單機智能
顧名思義,單機智能階段,智能設備與設備之間不能發生相互聯系,需要等待用戶主動發起交互需求。在這種情境下,單機系統需要精確感知、識別和理解用戶的各類指令,比如語音及手勢等,并進行正確的決策、執行以及反饋。
目前,AIoT的發展正處于這一階段。如果與手機行業進行類比的話,單機智能實現了功能機向智能機的重要轉型,用戶可以從按鍵式操作轉變為通過語音等手段實現一些基礎功能。
但無法互聯互通的智能單品只是一個個數據與服務的孤島,遠遠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各種需求,單機智能亟待革新。
互聯智能
互聯智能場景是指一個相互互聯互通的產品矩陣,采用"一個大腦(云或者中控),多個終端(感知器)"的模式。互聯智能打破了單品智能的孤島效應,對智能化體驗場景進行了不斷升級和優化。
舉幾個實際體驗中的例子,當用戶在臥室對空調說關閉客廳的窗簾,由于空調與客廳的智能音箱中控相連接,它們之間可以互相商量和決策,進而做出由音箱關閉客廳窗簾的動作;又或者當用戶晚上在臥室對著空調說出"睡眠模式"時,不僅僅空調自動調節到適宜睡眠的溫度,同時,客廳的電視、音箱,以及窗簾、燈設備等都會自動進入關閉狀態。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通過云端大腦,配合多個感知器的互聯智能場景落地。
但是互聯智能不是終點,以發展的視角來看,它仍然具備進步的空間,AIoT真正的目標是實現自動化與智能化。
主動智能
主動智能是指智能系統根據用戶行為偏好、用戶畫像、環境等各類信息,隨時待命,具有自學習、自適應、自提高能力,可主動提供適用于用戶的服務,而無需等待用戶提出需求。相比互聯智能,主動智能真正實現了AIoT的智能化和自動化,為生活帶來極大改變。試想一下,伴隨著清晨光線的變化,窗簾自動緩緩開啟,音箱傳來舒緩的起床音樂,新風系統和空調開始工作。你開始洗漱,洗漱臺前的私人助手自動為你播報今日天氣、穿衣建議等。洗漱完畢,早餐和咖啡已經做好。當你走出家門,家里的電器自動斷電,等待你回家時再度開啟。
這些電影中的畫面并不遙遠,是AIoT主動智能發展的最終目標。AIoT將把AI與IoT各自的優勢最大化地表現出來,真正做到改變我們的生活。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