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
打印,一直是高校學子的剛性需求,每逢畢業季、期末周,高校打印店總是被圍得水泄不通。同時,傳統打印店價格不統一、效率低下、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也為大家所詬病。
據統計,在校大學生每學期平均打印消費在40元-50元左右(不含畢業季),平均每次消費約0.4元-1元,也就是說平均每個學生每兩天就會進行一次打印消費。高頻、剛需,校園打印市場規模較大,目前,校園打印市場規模在900億左右。我國在校高校生超3000萬人,面對著龐大的基數,高校打印市場亟待升級創新。
隨著互聯網、云計算、移動支付的不斷成熟,給傳統打印店升級帶來了機遇。2013年,在校研究生王元提出“云打印”方案——流海云印(前稱“印咖”),并將硬件和軟件進行優化整合,從重慶理工大學試點運營開始,逐步發展到上百所高校,年營收近1000萬元。
隨著“共享經濟”的不斷深入,校園自助打印也迅速發展起來,校園自助打印品牌如雨后春筍冒出,同時行業競爭日趨激勵,不斷搶占傳統校園打印店的市場份額。不可忽視的是該商業模式易被復制,實際上,由于鋪設生產和鋪設模式較重,且商業模式簡單。前期“云打印”領域的企業較多,相繼出現印樂、窩趣、印記云打印等云打印企業,目前行業內還沒有巨頭出現。目前,主要校園自助打印品牌有如下:
圖表1:校園自助打印品牌一覽表
對于高頻、低客單價、低毛利的自助打印業務來說,規模到達一定程度時,才有可能大規模盈利。之前更多需要從其他方面增加內容、功能,提升用戶體驗來取得信任。未來,在校園打印市場自助打印,云打印將成為主流,而傳統校園打印店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自助打印,云打印減少了人工成本,其走上規模化后校園打印價格將有望進一步下降。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