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感謝您的提問!蘋果素來有"第一水果"之稱。據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統計的數據顯示,蘋果是2017年度銷量排在第二位的水果品種,僅次于西瓜,排在葡萄、柑橘、香蕉等水果之前。
1、蘋果鮮果:產量不斷增加,消費放緩,中國蘋果消費市場供給相對寬松從供給來看,中國蘋果產量占據全球的半壁江山。美國農業部USDA的預估數據顯示,2017/18年度中國蘋果產量預估為4450萬噸,在全球產量中占57.6%。近十年來,我國蘋果產量不斷增加,但增速有所放緩。
從需求來看,中國蘋果消費增速放緩,2018/19年度消費預期下降。美國農業部USDA的預估數據顯示,2017/18年中國蘋果消費量為3837萬噸,同比增速為0.47%。2018/19年度中國蘋果遭遇了大幅減產以及市場價格重心上移,預期消費量或有一定程度下滑。
目前,蘋果進口對國內市場的影響小,出口潛力大。中國蘋果的出口國主要有孟加拉國、菲律賓、印度、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等。近年來中國蘋果的出口量為近10年相對高位。
綜合上述分析,中國蘋果銷售市場供給充足,增長較為緩慢,進出口形勢不變,價格或難有起色。2、蘋果干的生產和銷售蘋果干生產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目前我國的果干市場還處在成長發展的狀態。近年來,在各大零食連鎖店,電商平臺及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等電商零食品牌的帶動下,包括蘋果干在內的果干市場得到迅速擴張。據調查,果干產品的購買群體多為年輕女性,覆蓋初高中生、大學生、都市白領、年輕媽媽等各種群體。且果干產品多集中在零食連鎖店、精品店、電扇等渠道銷售,但是這兩年來,為了更好的進行市場布局,覆蓋更多消費群體,果干也開始向著大賣場渠道轉移。業內普遍分析認為,果干市場的前景較為明朗。未來的果干市場將會保持較高的市場增長率,產品的發展會逐漸跨品類融合,不再單一局限在水果原料上。產品會向著更加細分化、多元化、年輕化的方向。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