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雖然已時隔數月,人們對于此前網傳的一份教育部"延遲中學上課時間"通知的關注卻絲毫沒有減弱。"延遲中學上課時間"這一舉動再次引發全民熱議。這份通知提到,自2018年9月起,中小學上課不得早于8:00(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則不得早于8:00到校,不得早于8:30上學)。目前浙江省和黑龍江省已經實行該政策。據了解,這一舉措的本意是為了保證學生每天能夠保持10小時的睡眠時間。圖表1:"延遲中學上課時間"引關注
1、睡眠不足會影響青少年執行功能的發展相關研究發現,一個通宵不睡覺之后,青少年和成年人的表現有很大的不同。成年人第二天會表現得非常疲憊,而青少年在表面上一如既往地充滿活力。可是這個時候如果進行一場考試,青少年在簡單題目上會大量出錯。而成年人在處理簡單的日常事務上不會受到太多影響。這就說明,睡眠不足會對青少年的執行功能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睡眠總量、睡眠質量和睡眠問題都會影響青少年執行功能的發展。圖表2:睡眠不足對青少年和成年的影響大有不同
長期的睡眠不足,會導致我們的記憶力、注意力和自控力的嚴重下降。而這會讓中學生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因為睡眠不足,導致記憶力、注意力和自控力的嚴重不足,上課的聽課效率就會下降,本來可以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就無法掌握,到了晚上寫作業的時候,一方面因為知識沒有學會,寫作業的時候會遇到各種難題無法解決,而自控力的缺乏導致中學生心里希望抓緊時間,可是卻把大量時間浪費在刷手機、玩游戲、看網絡小說,或者發呆之類的事情上。作業又會拖到很晚,睡眠越來越少。而自控力的降低,讓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也會越來越差,就更容易出現和父母的沖突,更容易出現考試焦慮的問題。圖表3:睡眠不足對青少年的健康及學習影響大
2、中學生睡眠不足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有調查研究發現睡眠質量好的學生只占少數,78.7%的學生存在睡眠障礙或睡眠時間不足。他們的平均睡眠為7小時,睡眠不足率為30.5%。圖表4:中國學生睡眠不足問題普遍存在
有人說,學生是最"困"的群體,中學生睡眠情況確實不理想,睡眠質量好的學生人數占總人數比例太少,失眠、多夢、難入睡的比例較多。從這種現象的持續對學生的健康與學習產生很大的影響。調查顯示,學生上課打瞌睡現象非常普遍,1個月內曾上課打瞌睡的發生率高達92%;73%的學生每天上課至少打瞌睡1次,每次上課打瞌睡的平均時間長達18分鐘。學生上課打瞌睡的原因很多,睡眠是影響上課是否打瞌睡最關鍵的因素。晚上睡覺時間越晚的學生打瞌睡的機會就越高。圖表5:中學生睡眠不足導致上課打瞌睡十分普遍
3、青少年睡眠不足不僅僅在中國有事實上,遭受睡眠不足的不僅僅是中國青少年。2018年初,聯邦衛生官員曾指出,大多數美國青少年都在遭受睡眠不足的困擾,這會損害他們的健康和學校表現。2018年初在聯邦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周報》(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上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九個州近58%的中學生和全國近73%的高中生存在夜間睡眠不足的問題。圖表6:美國青少年也面臨著夜間睡眠不足的問題該研究作者、CDC流行病學家惠頓(AnneWheaton)表示,"兒童和青少年睡眠不足恐會引發肥胖、糖尿病、外傷、心理健康狀況較差與注意力和行為方面的問題,這些都會影響他們的學業。而根據美國睡眠醫學學會的建議,6歲至12歲的孩子每晚需要9到10個小時的睡眠,而13歲至18歲的青少年每晚至少要睡八個小時。"
值得注意的是,紐約斯塔滕島大學醫院睡眠醫學主任基爾肯尼(ThomasKilkenny)博士曾針對青少年缺乏睡眠這一現象指出,導致這一問題的重要原因是,青少年總是喜歡熬夜玩智能手機、電腦、游戲或看電視。晚睡早起直接影響到美國青少年的健康和他們在學校表現。因此,CDC流行病學家惠頓(AnneWheaton)認為讓孩子們獲得更多睡眠的一個方法是推遲上學時間,而這一建議也得到了美國兒科學會、美國醫學協會和其他機構的支持。目前美國的上學時間一般是早上8:30。圖表8:導致美國青少年睡眠不足的影響因素
4、電子設備和課業負擔或都有影響,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才是根本解決辦法電子設備和課業負擔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影響到青少年的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但并不是所有學生都因此受到了影響,其中的差異就在于青少年自身的行為習慣。不沉迷于電子設備,不過度娛樂,父母嚴格要求或青少年自控較強的情況下,青少年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推遲上課時間為保證青少年擁有足夠的睡眠時間提供保障,但更重要的是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比如睡前盡量不接觸電子設備,并避免過度娛樂,避免受到刺激等等,同時面對繁重的學習壓力要學會自我解壓,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圖表9:解決青少年睡眠問題的根本辦法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