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
2017年,湖南長沙市經濟社會保持了穩中求進、進中向好的良好態勢。初步核算,201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535.51億元,比上年增長9.0%。2018年前三季度湖南省各市州GDP陸續出爐,其中,長沙市以7905億位居第一,名義增速5.7%。
2017年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79.45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998.26億元,增長7.7%;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157.80億元,增長10.9%。第一、二、三產業分別拉動GDP增長0.1、3.8、5.1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2%、42.1%、56.7%。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達135388元,比上年增長5.6%。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3.6:47.4:49.0,從產業結構來看,第二產業在長沙市產業結構在占比47.4%,接近一半的GDP,實現工業增加值僅落后第三產業160億元,緊隨其后,在市國民經濟中仍占據重要地位。
圖表 1:2013-2018年長沙市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速變化(單位:億元,%)
2017年長沙市固定資產投資7567.77億元,比上年增長13.1%。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完成投資(不含水利建設投資)54.76億元,增長19.9%;第二產業完成投資2232.62億元,增長6.3%,其中工業投資2211.80億元,增長6.7%;第三產業完成投資5280.39億元,增長16.1%。高技術產業投資805.49億元,增長37.6%。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1398.79億元,下降2.7%。
根據長沙市統計局數據,2018年1-9月,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1%。其中,工業技改投資增長9.3%。
圖表2:2013-2017年長沙市固定投資情況(單位:億元,%)
打造世界級的制造業產業集群
當前,以智能制造為代表的新一輪產業變革迅猛發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日益成為制造業發展的主要趨勢,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和著力點。中部地區正加快承接國際和東部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建設全國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制造和高技術產業基地,打造全國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長沙全市上下高度重視試點示范工作,制定了《長沙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管理辦法》,隨后相繼出臺一系列推進智能制造發展的有力措施。從長沙市統計局獲悉,截至2017年9月,長沙已有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230家,其中176家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長沙,作為中國中部戰略重點城市,正在打造世界級的制造業產業集群,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強市”轉變,高端制造業的發展,將成為長沙經濟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在長沙,有國內首條軌道交通智能制造生產線、首個高效光伏電池數字化車間、首個3D打印領域國家級研發平臺。長沙已集聚了近千家裝備制造業企業,三一重工、中聯重科、楚天科技、長沙格力、華曙高科等一大批企業正成為長沙“高端制造”的中堅力量,不少智能制造的裝備企業已經成為創新引領的排頭兵和冠軍企業。長沙在電工電器、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重型礦山機械、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制藥機械、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制造、航空航天裝備等領域亮點紛呈。未來,長沙將積極培育以機器人、高檔數控機床、智能電工電器、航空航天裝備等重點的高端制造產業。
2018年1至7月,中國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1508.1億元,同比增長8.8%;高技術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487.8億元,同比增長31%。同時,熱點國家地區對華投資也表現突出,2018年前8個月,美國對華投資同比增長23.6%,“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投資同比增長26.3%。因此,目前中國高端制造業國際產業合作步伐依然穩健,發展勢頭良好,而長沙制造也是中國高端制造業的重要縮影。
智能制造體系初步成形
目前,長沙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涵蓋了制造業22個行業大類,涉足工程機械、汽車、材料、食品、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六大優勢產業,已初步構建出智能制造體系,對六大產業中的重點示范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打造智能制造優勢產業引領區。
據長沙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長沙市230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的智能化水平在同行業中處于先進水平。從企業申報的示范項目來看,智能制造新模式主要表現在生產方式和制造模式的“智能制造模式”轉變,還有生產產品的智能化應用上。智造新模式從生產過程來看,包括流程制造和離散制造,主要是通過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的建設實現傳統制造業智能轉型。而從生產產品來看,包括智能產品和智能服務,通過高
技術研制與開發出可直接投入應用的智能化產品和服務。230家企業智能制造試點,將引領帶動全市280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智能化改造。
制造業發展質量逐步提升
近兩年來,隨著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項目)的推動,長沙市制造業發展質量逐步提升:一是社會生產效率提高。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中制造業全員勞動生產率為48.6萬元/人,比上年提高4.7萬元/人。二是綠色發展成效顯著。2016年長沙規模以上工業中制造業的綜合能源消費量比上年下降5.0%,比全部規模工業低4.1個百分點。三是生產成本相對較低。2016年長沙規模以上制造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生產成本為79.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1元。
目前,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穩步推進,機械工程、汽車、食品等重點領域示范應用成效顯著:機械工程中的龍頭企業三一重工的三一泵送18號廠生產全線使用數字化控制和管理,具有更高的生產精度和生產效率,能夠實現先進的柔性化混流生產,是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首個全數字化工廠,亞洲最大的智能化制造車間,號稱“最聰明的工廠”;博世汽車完全按照工業4.0標準建設一條全新第九代防抱死馬達生產線,與傳統生產線相比,生產效率提高30%以上,質量損失減少30%,換型時間減少30%,真正實現了“智能生產”。
工業機器人產業快速增長
早在2014年3月,長沙市雨花經濟開發區獲批湖南工業機器人產業示范園,成為湖南唯一機器人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區,當時僅有長泰、科達、奇思環保3家機器人企業,產業集群初現雛形。
2015年,長沙工業機器人產業步入高速增長期。當年,長沙發布《關于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的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提出到2017年底,工業機器人密度達到100臺/萬人。也就是說,每100個長沙人,至少會“擁有”一臺機器人。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密度(臺/萬人)平均為80,其中韓國為728、日本為344、美國為342,而中國僅為72。由此可見,長沙提出的目標高于全國水平,卻遠不及韓日美等國。
圖表3:工業機器人密度(單位:臺/萬人)
按照計劃,到2017年末,長沙在全市重點工業領域實現工業機器人規?;瘧?,顯著提升工業機器人研發、設計及制造水平,工業機器人產業產能力爭突破100億元。如今這一目標已經實現,正朝著200億元沖刺。此外,2015年長沙工業機器人產業還有兩件事值得欣喜:一個是市政府每年投入資金1億元,獎勵和扶持機器人產業發展以及機器人產品的推廣應用,另一個是由多方合作、共同組建的長沙機器人研究院成立。
2019全球高端制造業大會落戶長沙
2019年,全球高端制造業大會,中國主辦方為中國長沙市人民政府,承辦方為長沙市政府會展辦公室、亞太財富經濟咨詢中心。
首屆全球高端制造業大會,將與2019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同期,于2019年5月14日-17日在中國長沙隆重舉行。大會將匯聚全球《財富》世界500強、《福布斯》全球2000強、全球高端制造業500強、全球產業投資100強、全球產業創新100強、全球投資公司5000強等全球最重要企業的領導人,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國際著名投資家、金融家等重要人物。全球高端制造業產業領袖、科技創新領袖、產業投資家、產業專家將齊聚大會,將共同探討高端制造業發展前沿問題,集中發出實體經濟權威聲音。
大會將發布《全球高端制造500強企業排行榜》、《高端制造業長沙指數》,發布全球高端制造業長沙宣言,推動建立國際高端制造業產業基金,促進高端制造業全球資源的優化配置。
大會特別關注全球裝備制造、智能制造、工程機械、軌道交通、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化學、醫療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行業;關注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軌道交通的綠色時代等前沿話題。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