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的問題,謝謝您的解答。?
1、 如何看待智能音箱產業中各大巨頭的價格戰?
參考背景:百度曾經售價高達1699元的智能音箱乏人問津,但今年售價下調后出貨量急劇提升。11月13日,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百度是本季度最大的“黑馬”,其市場份額從2018年二季度的1%增加到2018年三季度的8%。
2、 除了價格之外,目前中國智能音箱吸引用戶的點還包括音質與內容。您認為這三個要素構成的中國智能音箱行業是否健康?
3、 您認為智能音箱產品所應注重的要素應該有哪些?當前智能音箱產品在功能和技術方面有哪些方面需要提高?
4、 相較于資金實力雄厚的巨頭而言,非巨頭類公司在智能音箱產業中是否擁有機會?機會體現在哪里?
參考背景:京東在中國率先推出叮咚智能音箱,并在市場早期憑借得天獨厚的渠道優勢,一度占領這一領域超70%的國內市場份額。然而隨著阿里、小米、百度等玩家氣勢洶洶的涌入并掀起價格戰,隨著京東智能在京東集團的地位日漸下降,叮咚音箱也愈發邊緣化。近日有消息稱,叮咚音箱所屬的靈隆科技(京東與科大訊飛合資成立)近期有不少員工離職,CEO魏強也于上周低調離職,公司幾乎淪為一個“空殼”,隨時面臨解散。
-
邀請演講2018Q1全球智能音箱同比增長200%,而其中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增速達到了罕見的5370%,智能音箱出貨量達180萬臺,中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智能音箱市場。智能音箱為什么這么火?未來將如何發展?前瞻產業研究院帶你一窺究竟。
中國智能音箱市場:2017年銷售量劇增
2016年,中國智能音箱的銷售量僅為6萬臺,而在2017年,銷售量突破150萬臺,達到165萬臺,同比增長2650%,主要得益于科技巨頭的大規模投入,隨著今年下半年購物季的頻頻到來,中國智能音箱市場也將迎來銷量增長的爆發期,預計在2018年中國智能音箱的銷售量將突破500萬臺。
行業滲透率不斷增長,二線城市以上用戶居多
據調研公司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我國智能音箱附帶的相關應用控制軟件的用戶量達到1121萬人,規模不斷攀升,說明智能音箱行業滲透率不斷擴大。
智能音箱附帶的相關應用控制軟件的用戶主要分布在二線城市以上,這與城市人均水平收入的高低及人們對新產品的了解和接受度有著一定的關系。但在2018年上半年后期,三線城市以下的用戶量有輕微上升,說明群眾對智能音箱的認知度可能得到了提升。
產業鏈技術升級,帶動智能音箱市場發展
智能音箱產業鏈上的上游核心是芯片、麥克風及語音交互系統;中游核心是方案商;下游則是終端廠商。2017年,布局智能音箱行業的終端廠商不斷涌入市場,產業鏈之間的合作加強,智能音箱產能顯著提升,2017年智能音箱銷售量的劇增足以體現。
智能音箱市場大火,前景備受看好,圍繞智能音箱的產業鏈廠商熱情高漲。從產業鏈的角度,上游芯片廠商和零部件廠商備貨積極性大增。在過去的2017年,包括高通、聯發科、瑞芯微等芯片廠商紛紛推出了新品,以及零部件廠商和方案商也在激增。
企業百家爭鳴,智能音箱產品百花齊放
隨著智能音箱市場規模的爆發式增長,互聯網巨頭、技術公司、音樂內容公司、傳統音箱廠商紛紛進入智能音箱市場,搶占市場紅利,從自身優勢切入到智能市場中。
最早進入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的當屬京東。2015年,京東發布"叮咚"智能音箱,在國內智能音箱市場上先發制人,憑借京東自身的平臺優勢已覆蓋了眾多的智能家居產品,為叮咚的入口布局,提供了穩固的支持。隨著語音交互技術、內容服務、生活服務及家居控制系統的完善,國內智能市場漸趨成熟。
以史為鑒,中國智能音箱未來路在何方
從中國智能音箱產品出現的時間來看,與亞馬遜第一臺Echo發布,整整相差了兩年半的時間。雖然國內智能音箱產品的發展勢頭迅猛,產業鏈上技術不斷提升也有助于行業的發展,但是國民對新產品的需求目前還遠遠不可能達到是剛需品的程度,這也是智能音箱發展的最大痛點。
2017年中國智能音箱產品的銷量達到165萬臺,但根據具體的月銷量來看,銷售額劇增的時間點是在2017年11月-12月,主要在于2017年下半年一大批智能音箱新產品推出,小米、阿里、京東為在搶占市場份額展開智能音箱的價格戰,結合中國特有的"雙十一"、"雙十二"狂歡節,以會員策略及降價策略促銷的方式,吸引客戶購買智能音箱產品。據悉,在2017年11月11日上午9時,阿里的天貓精靈X1總銷量就達到100萬臺!
以智能音箱行業一位的亞馬遜Echo為例,采取了低價策略搶占市場。在會員策略、瘋狂的打折促銷、產品迭代、不間斷的亞馬遜首頁廣告以及超級碗給Echo做廣告的推動下,歷時兩年半的時間,Echo終于在2017年7月的亞馬遜會員日銷量突破千萬臺。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