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集成電路設計業發展概況
目前,國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主要分布在以北京為中心的京津環渤海地區、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以及以深圳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另外福州、廈門、成都和西安等城市也有部分集成電路設計企業。
國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設計的產品種類豐富,從其應用領域來看,涵蓋了移動終端、網絡通信、數字電視、計算機及外設、汽車電子、工業控制、安防監控、醫療電子和智能識別等領域。
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全行業銷售額達2073.5億元,比2016年的1644.3億元,增長26.1%。通信領域是我國IC設計公司的重點領域,2016年該領域總收入達688.4億元,占IC設計整體收入的45.33%。總體來看,我國集成電路設計業的產品結構調整不斷深入,在高端芯片產品方面取得了較大進步,國際競爭力有所提升。
1、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近些年來,在國家政策扶持以及市場應用帶動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保持快速增長,繼續保持增速全球領先的勢頭。受此帶動,在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中,集成電路設計業始終是國內集成電路產業中最具發展活力的領域,增長也最為迅速。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集成電路設計業銷售收入從2011年的473.74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073.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3.48%,增速較為可觀。
2、產業結構調整加速
IC設計業與晶圓代工業異軍突起受投資門檻和市場需求等多方面影響,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速,IC設計業與晶圓代工業呈現異軍突起之勢。自2001年以來,全球IC設計業保持了年均近20%的增長速度,增速幾乎是產業整體增速的10倍,其在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也隨之快速躥升。
2001年時,全球前20大半導體企業中尚無一家IC設計企業入圍,而到2014年,IC設計企業已經占據全球TOP20半導體企業中的6席。到2016年,在前20大半導體中,有3家為純代工廠(臺積電、格羅方德和聯電)和5家IC設計公司(高通、博通、聯發科、蘋果、英偉達)。其中,高通自2001年至今保持了年均22.3%的超高速增長,其銷售額規模在這15年間由2001年的26.7億美元擴大了超7.5倍,增加至2016財年的236億美元,迅速成為全球第三的半導體企業。
3、企業規模加速發展
2016年,全球排名前十的IC設計公司中,6家來自美國,2家(海思和展訊)來自大陸,2家來自臺灣地區。2016年我國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整體經營水平持續增長,優勢企業成績矚目。隨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發布和其他一系列鼓勵政策的頒布,集成電路設計行業成為目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中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
自2015年來,各地政府采取各種優惠措施吸引國內成熟的設計企業在異地開設分支機構,2016年,我國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總量已達1362家,較2015年的736家上升了近一倍,經過一年多的調整,2017年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回歸理性,企業數量整體與2016年持平,共計增加了18家。同時,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不僅在企業數量上有進一步的提升,在發展質量上也獲得了顯著的成績。例如華為海思和清華紫光展銳這樣專注于新興市場的設計企業的迅速崛起,意味著中國大陸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已逐漸接近世界領先水平。2016年中國大陸前十大企業的銷售總額達到693.1億元,同比增長了25.02%,占行業銷售總額的42.15%,2017年國內集成電路設計產業規模已經達到了2073.5億元,相比2016年增長了26.1%。
在國內前十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當中,華為海思半導體以361億元銷售額排名第一;清華紫光展銳以110億元排名第二;中興微電子以76億元排名第三。隨后的還有華大半導體、智芯微電子、匯頂科技、士蘭微電子、敦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格科微電子和中星微電子。可以看到,進入國內前十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門檻則是20.5億元。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