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幼兒教育又叫學前教育,下文將作出簡析;
二胎政策帶動新生兒規模回升,利好行業發展
2016年實施全面二胎政策,中國出生人口有所突破。根據衛生計生系統統計數據,中國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1786萬人,比2015年多增131萬人。對比2015年全年出生人口比2014年減少32萬人的態勢,中國新生兒減少態勢得到扭轉。2016年同時也是2000年以來出生人口最高的年份,其中二孩及以上占比超過45%,與2015年持平。
2017年全國新出生嬰兒數為1758萬人,二孩占比超過50%。前瞻認為新生兒規模回升,直接利好學前教育行業發展。
行業市場規模快速發展
一直以來,中國社會觀念對子女的教育都十分重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居民人均教育文娛消費支出保持著穩定增長,2017年為2086元。年輕的80、90后一代父母更將子女受教育的年齡不斷提前,且更加重視嬰幼兒的培養和教育,并更舍得投入。由此催生學前教育行業的蓬勃發展,學前教育行業的市場發展潛力已經不亞于嬰幼兒產品市場。不過,中國的學前教育行業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且市場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在華東整個區域特別是浙江、江蘇等省的發展也特別迅速。
2017年中國學前教育市場規模為2300億元,預計到2020年將突破5400億元。據前文所述,行業市場規模快速增長主要源自于二胎政策的推動與新生代家長對兒女教育的重視。
民辦學前教育受政策支持
我國學前教育的頂層設計發展思路是:以公辦幼兒園為骨干和示范,以社會力量興辦幼兒園為主體,形成公辦與民辦、正規與非正規教育相結合的發展格局。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對民辦主體身份的肯定,民辦幼兒園得到了快速發展。另外,2017年9月1日新實施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在法律層面明確了民辦教育舉辦者允許在高等教育、高中教育、學前教育、教育培訓舉辦營利性學校。"營利性民辦學校"概念的出現,被視為民辦教育領域向資本"開閘"有了法律依據,將激發更多社會資本進入。
隨著民辦幼兒園數量的不斷增加,我國民辦幼兒園在園人數持續擴大。2008-2016年,我國民辦幼兒園在園人數從982.03萬人增加至2437.66萬人;民辦幼兒園在園人數占幼兒園總在園人數的比重從39.68%上升至55.23%,提高了15.55個百分點。據前瞻測算,2017年,我國民辦幼兒園在園人數達到2353.17萬人,比重進一步提高至56.01%,民辦學前教育的活力正在逐漸煥發。
學前教育行業投融資活躍
從2008年開始,學前教育行業連續多年從幾十個行業中脫穎而出,在投資景氣度、行業成長速度、投資回報率方面排名前列。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中國教育行業股權投資案例數為330起,其中學前教育有55起,位列第四。
2017年全年行業融資金額高達60多億人民幣,其中大手筆融資比比皆是,比如VIPKID獲得總額達2億美金的D輪融資、作業盒子獲2億元B 輪融資等等;早幼教上市公司也不斷浮現,紅黃藍幼兒園、瑞思學科英語等相繼登錄美國納斯達克市場。
此外,對于從業者來說尤其值得關注的兩點:第一,資本瘋狂的背后,行業缺陷加速顯現,尤其接連多起虐童案的發生實為行業縮影,更是將產業的管理與發展問題推上風口浪尖。第二,AI賦能教育,人工智能火熱帶動少兒編程投融資猛增,如以人工智能和游戲化的方式進行兒童編程教育的編程貓,一年內連續獲得兩輪融資,B輪融資額更高達1.2億人民幣,AI 與教育的結合已經開始從娃娃抓起。
學前教育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2017年1月18日,民辦教育促進法草案三審正式通過,國務院發布重要文件《國務院關于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民辦幼兒園分類登記實施細則》、《營利性民辦幼兒園監督管理實施細則》等細則,民辦教育分類管理和發展將迎來歷史性的春天。由此不難看出,國家對學前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在不斷加大。
2017年4月17日,經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社部四部門印發了《關于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意見》。《意見》指出,"十三五"期間,學前教育將面臨資源不足和普惠不夠的雙重壓力,必須在鞏固一期、二期行動計劃成果的基礎上,繼續編制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保持重視程度不減、投入力度不減、工作干勁不減,持續推進學前教育改革發展。
在政策加持下,未來我國學前教育行業市場前景廣闊,預計到2023年中國學前教育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3600億元。
圖表5:2018-2023年我國學前教育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