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圖書市場穩定增長,傳記與社科類圖書增速最快
2012-2018年,我國圖書零售市場穩步增長,2017年底我國圖書零售市場碼洋規模達到803億元,品種規模達到189萬眾,分別同比增長14.55%和8.99%;2018年上半年,圖書零售市場增幅雖有所回落,但仍維持了增長態勢,碼洋規模和品種規模分別同比增長11.37%和2.53%。 相比而言,美國市場從3年前開始由負轉為正向,增速在1%-3%之間,英國仍在負增長,可見中國圖書市場發展較為穩定。
從2018年上半年細分類市場來看,傳記類、科技類、少兒類、語言類圖書受市場歡迎,均實現了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增長較快;生活類和文學類的圖書遇冷,增長倒退,增長分別下滑9.51%和1.21%。 綜合2017-2018年兩年的情況來看,傳記類與社科類增速最快,兩年來均實現15%以上的正增長。
實體書店增長下滑,但圖書市場整體向好
近年來,線上渠道興起,電商滲入各行各業,圖書也自然也不例外。從下圖數據可知,2012-2017年網絡書店銷售額增長迅速,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9.7%;2012年的銷售額僅為125億元,不足實體書店的一半,2017年便已成功反超,銷售額達到459億元,同比增長25.82%。
反觀實體書店,近年來增長幾乎停滯,增長勢頭不足,2018年上半年圖書零售市場銷售額甚至負增長(-2.93%)。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實體書店近年來一直在轉型升級,這個過程難免會到來銷售額的波動。"2018年上半年出現的‘負增長’幅度不大,在正常范圍內。"
細分市場的增長情況也體現了實體書店的增長不利。2018年上半年除了傳記類圖書和社科類圖書實現了14.52%和6.77%的正增長以外,其他突出類別皆為負增長。其中藝術類、生活類和語言類圖書銷售額下降嚴重,分別下降了21.36%、24.82%和27.77%。
反觀網絡書店,各細分品類皆實現正增長,尤其是教輔材料與語言類圖書,分別實現了40.33%和31.74%的驚人增長。即時是冷門類別如生活類圖書,在線上渠道依舊實現了0.25%的正增長。
從碼洋比重來看,實體書店中,占比最大的是教輔材料,占比26.97%;其次為社科和少兒類,分別占比25.28%和18.17%;占比最少的是綜合圖書,僅占0.06%。網絡書店中,少兒類占比最大,達到28.44%,其次為社科類,占比24.37%。
從不同渠道細分類占比的不同可以看出,與孩子的教育直接相關的教輔材料書籍,大多數家庭傾向于去線下親自挑選、對比;而較休閑娛樂的少兒書籍,網絡選購則更為方便,快捷。
整體來看,網絡書店銷售額迅猛增長中,而實體書店正在轉型升級。隨著家庭對教育重視程度的提升,全民閱讀的大力推廣,未來,閱讀率必定會逐步提升。圖書作為閱讀的主要載體,有著巨大的消費群體,圖書市場整體依舊向好。
國家政策快速滲透各省市,實體書店進入轉型加速期
從2014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聯合財政部發布實施《關于開展實施實體書店扶持試點工作的通知》至今,國家先后發布了六部文件,推進實體書店的普及、農村實體書店建設以及品牌書店的發展。特別是在2016年6月《關于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中,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倡導,實體書店進一步融入文化旅游、創意設計等相關行業發展,將實體書店逐漸轉型為集閱讀學習、展示交流、聚會休閑、創意生活等功能于一體的復合式文化場所。
圖表6:截至2018年國家有關實體書店政策匯總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早在2014年,武漢、西安等城市就曾發布實體書店轉型升級的扶持辦法。而在2016國家11部委的文件發布之后,各省市共出臺了近20份地方性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隨著這些實體書店扶持計劃的逐步落實,2017年書店擴大規模、重裝開業、跨省布局、業態轉型的熱潮持續升溫。在政策支持下,各地實體書店紛紛朝著"互聯網+"、跨界營銷、品牌化、個性化等方向發展。
圖表7:截至2018年各省市支持實體書店發展實施政策匯總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8:截至2018年各省市支持實體書店發展實施政策匯總-續表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政策支持書店轉型升級早現端倪,書店發展資金先行
在2017年各省市實體書店實施政策出臺以前,其中大部分地區都曾發布支持實體書店發展、升級的扶持資金管理辦法。除了上述扶持實施意見以外,從2012年2月上海市的扶持資金管理辦法到2018年4月中山市的實體書店資助辦法,各地共計出臺近20份專項資金政策。這些資金扶持政策中大多以專項資金、貼息、獎勵的形式實施,其中每家實體書店可獲得的補助少則幾萬,多則百萬以上;每個地區的專項資金從百萬到千萬以上不等。
圖表9:截至2018年各省市有關實體書店扶持資金政策匯總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10:截至2018年各省市有關實體書店扶持資金政策匯總-續表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