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專業就業的具體崗位:
1、主要崗位:面向政府部門、三館一站(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基層文化站)從事文化事務管理和活動策劃等工作。
2、拓展崗位:面向文化企業單位、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演藝、藝術品經營等文化領域從事文化管理、活動策劃等工作。
專業學習內容:
1、專業基礎理論課:公共文化服務概論、文化產業概論、公共文化法律法規、知識產權法、美學、實用文案寫作等。
2、藝術鑒賞與體驗:了解各大藝術門類,能夠對藝術作品進行賞析。包括音樂、舞蹈、書畫、曲雜、戲劇、影視等。
3、服務技能與禮儀:服務禮儀與溝通、服務語言藝術、商務談判等。
4、管理與策劃能力:管理學原理、群眾文化活動策劃、文化市場營銷文化活動策劃與組織等。
專業就業前景:
對于每一個城市而言,博物館既是地域名片,同時也是地方獨一無二的文化IP。近兩年來,在國家大力支持促進文保單位進行文創開發、推動"文物活起來"的背景下,對傳統文化優質IP資源覬覦已久的互聯網巨頭們,在完成游戲、動漫、影視等行業的IP布局后,終于把觸角伸到文博行業。
2014年3月,國務院出臺《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標志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已經成為國家戰略。
2015年3月20日,《博物館條例》正式實施,明確博物館可以從事商業經營活動,挖掘藏品內涵,與文化創意、旅游等產業相結合,并鼓勵博物館多渠道籌措資金促進自身發展。這為博物館發展文創產品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將文創產品發展推入了"快車道"。
2016年以來,一系列政策法規密集出臺,鼓勵文博創意產業發展。2016年3月《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倡導大力發展文博創意產業,在經營管理上,鼓勵"社會資本廣泛參與研發、經營等活動"。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文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文物局《關于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隨后,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先后確定或備案了154家試點單位,鼓勵試點單位探索通過博物館知識產權作價入股等方式投資設立企業,從事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經營。
2016年也因此被認為是博物館IP運營元年,也意味著文化創意產業在政策和實踐層面正式成為博物館的"標配",博物館運營全面進入文創時代。
2017年2月,國家文物局在《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更是提出了2020年發展目標:打造50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品牌,建成10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研發基地,文化創意產品年銷售額1000萬元以上的文物單位和企業超過50家,其中年銷售額2000萬元以上的超過20家。
2017年3月《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正式開始實施,要求培養相應的專業人員,并通過增加編制、提高財政補貼等方式壯大人員隊伍。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