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前瞻認為下個熱潮包括以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也包括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養老產業等,限于篇幅以及高科技產業技術門檻過高,下文僅對養老產業做出分析:
中國養老產業所處階段 :
我國養老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近年來國家頻頻出臺的養老政策逐漸引導資本進入養老產業,在摸索和學習中發展,而政策發布導向也越來越明確。養老服務開始從鼓勵非盈利性轉向運營主體多樣化發展,2015年,民政部、發改委發布《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養老市場》,以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養老服務等產業,加強社會力量在養老產業的中堅力量,意為未來養老產業的完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2016年將出臺《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及《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6-2021》的政策力度將對養老產業和資本市場影響巨大,進一步落實養老主題的發展與未來規劃。特別是要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目標,養老產業發展空間廣闊。
中國養老產業需求分析:
1、我國老年人口呈快速增長趨勢,提供了龐大的潛在老年消費市場
近十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快速上升。2007年底,全國65歲及以上人口10636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8.1%,60歲及以上人口15340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1.6%。據民政部2018年發布的《2017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下稱《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4090萬人,占總人口的17.3%,其中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5831萬人,占總人口的11.4%。
圖表1:2010-2017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及其比重(單位:萬人,%)
資料來源:國家民政部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十年來,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總量增加了8750萬,這一數字也超過了西歐的德、英、法等各國的一國總人口。十年來,我國老齡化水平從11.6%增長至17.3%,增加了5.7個百分點,過去十年,中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進入到老齡化社會。
2、老年人口消費需求相當可觀
2018年2月5日,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信息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山大學旅游學院聯合發布了我國首本康養藍皮書《中國康養產業發展報告(2017)》。《報告》指出,老年人群和亞健康人群成為康養產業主要目標群體。據全國中老年網的調查,中國城市45%的老年人擁有儲蓄存款,老年人存款余額2016年超過17萬億元,人均存款將近8萬元。
預計到2020年,老年人的退休金總額將超7萬億元。2016年,中國老年康養產業市場消費需求在5萬億元以上。隨著康養產業的供給不斷增加,2030年中國老年康養產業市場消費需求將達到20萬億元左右。
圖表2:到2030年我國老年人口消費需求規模(單位:萬億,%)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全國老齡辦在中國康養產業發展論壇的演講中提到,中國老年產業的規模到2020年和2030年將分別達到8萬億元和22萬億元,對GDP拉動分別達到6%和8%,產業遠景十分可期,將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經濟的支柱之一。
3、老年人消費觀念轉強
部分老年人的消費觀念已經由被動走向主動,且在市場上相當活躍部分55歲以上的新老年人,他們的消費觀念已經不同于傳統老年人,他們在美容、穿著打扮、營養食品、健身娛樂、旅游觀光等方面,有著強烈的消費興趣,他們的保險意識、精神文化消費意識加強,因此他們是推動今后老年市場發展的主要力量。 -
邀請演講
古話講“30年河東,30年河西”,意味著事物的發展都是有其存在的規律性,行業發展也是如此,受國家經濟、技術及主要矛盾的變化,行業也經歷著興衰變動。在我國大力推進工業化建設的發展過程中,煤炭作為工業發展的動力來源得以快速發展。隨著工業化水平的提升,推動了我國城市化建設的步伐,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受國內消費者傳統家居觀念及消費理念的影響,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房地產成為了一種剛性需求。 但是,現階段,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現階段國家經濟發展秉承“創新、協調、綠色、共享、開放”五大發展理念,煤炭行業調結構、去產能、關停并轉,房地產行業也面臨著國家的政策調控約束。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結合新時期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基礎設施布局的完善。
新時期,下一個有機會爆發的熱潮將會是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智慧化行業。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對勞動力的解放,也是工業化進入成熟階段后提高工作效率等的需求,除此之外,人工智能也將是國家之間綜合競爭力的又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 在考慮了人工智能的優勢之后,從資本的布局和國家及各地陸續出臺的相關政策可見,人工智能將會是政策、技術、需求等多方助力下的又一個熱潮。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