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數字出版“十二五”規劃
數字出版是指利用數字技術進行內容編輯加工,并通過網絡傳播數字內容產品的一種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為內容生產數字化、管理流程數字化、產品形態數字化和傳播渠道網絡化。發展數字出版產業,對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推動文化產業乃至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轉變出版業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為深化新聞出版體制改革,以科技創新推動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推動上海加快自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根據國家《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和《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編制本規劃。
一、“十一五”時期上海數字出版產業發展情況
“十一五”時期,上海數字出版產業總體呈現新媒體發展較快,傳統出版業逐步從“應對挑戰”向“抓住機遇”轉變,積極利用數字、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在盈利模式、產品創新、傳播方式和管理流程等方面探索中發展的態勢。
(一)上海數字出版產業實現強勁增長
隨著2008年7月16日,新聞出版總署-上海市政府部市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在新聞出版總署的關心指導下,在部市合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合力推動下,上海數字出版產業發展迅猛,已成為新聞出版產業異軍突起的重要力量,對文化產業轉型起到了很好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對上海經濟保增長、調結構、促發展發揮了很好的促進和推動作用。2010年,上海數字出版產業總產值達到220億元,比“十一五”初期增長465.55%,占全國數字出版總產值五分之一以上。
(二)傳統出版單位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
上海傳統出版單位對發展數字出版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不斷提高,各出版社基本都制定了發展數字出版的戰略規劃。2010年,上海傳統出版領域數字出版實現銷售收入約8.3億元,比2009年增長近20%。其中,上海各出版社在電子書銷售、在線教育、書配盤等方面實現銷售收入約3.8億元,比2009年上升31%;數字發行業銷售收入4.3億元;報業數字出版銷售收入2000余萬元。上海出版單位將在未來數字出版發展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三)新媒體產業領域優勢突出
在數字出版產業領域,網絡文學已經成為上海具有絕對優勢的產業,占有全國網絡原創文學90%以上的市場份額,2010年銷售收入約5.5億元,持續保持50%以上的強勁發展態勢;互聯網游戲出版產業發展迅速,有從事網絡游戲運營、研發的企業百余家,從業人員2萬余人。2010年銷售收入達120億元,占全國總額三分之一強。同時,上海在電子書產業、手機出版、按需印刷等領域已具備良好的發展基礎。
(四)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建設呈現可喜局面
全國首個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張江國家數字出版基地自2008年建立以來,積極貫徹“引進培育大企業、建設催生大項目、打造整合大產業”的原則,努力實現“出形象、出功能、出成效”的目標。三年來,該基地吸引各類投資近30億元,2010年,企業銷售收入達110億元,累計引入了包括上海方正數字出版技術有限公司、世紀創榮、中文在線、盛大、雅昌、點擊書、EDO、城市動畫等一批業界龍頭企業在內的數字出版企業280家,入駐企業的從業人數超過6000人,產業高地形態初顯。2010年該基地延伸園區落戶上海虹口。一年多來,該園區依托優勢出版企業持續推動創新出版生產方式。整合中國出版藍橋創意產業園、明珠創意產業園等各方資源,改善硬件環境。深化推動電子書包試點項目,促進產業聚集。目前,該園區已有入駐企業200余家。2010年,銷售收入約10億元。
(五)產業集聚態勢進一步顯現
在不斷鞏固和發展上海既有的優勢產業基礎上,一些新興產業領域企業出現向上海聚集的態勢。在電子書領域,上海的電子書業已搭建了“辭海天下”、“新華E店”、“云中書城”等多個數字化內容投送平臺,并涌現了“辭海悅讀器”、“亦墨”、“錦書”等一批終端品牌。在電子書包領域,虹口電子書包試點項目已與國內20余家知名企業合作簽約,相關產品已在全區8所中小學的760余名學生間開展試點。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等多家出版企業開展了數字教育領域的探索研究和試點,開發適合數字互動教育的內容產品,并與終端技術企業聯手研發終端產品,積極把握未來數字教育出版市場的龐大商機。
(六)行業龍頭企業搶灘上海,本土民營企業日漸壯大
隨著上海數字出版產業環境的不斷完善,各項工作的不斷推進,方正集團、中國出版集團、中文在線、漢王科技、廣東金蟾等一批國內數字出版龍頭企業紛紛看好上海,并逐步將戰略重點向上海轉移;元太、明基等國際數字閱讀終端制造業旗艦企業迫切希望在上海謀求進一步發展;國際出版業巨頭主動與上海數字出版企業尋求合作共贏。同時,上海本土也涌現出一批充滿創新開拓意識與發展活力的骨干企業,如盛大、巨人、久游等一批網游公司以其高速年增長率,持續保持全國網游行業龍頭地位,其中,盛大文學以其“微支付”模式開創了網絡原創文學盈利之路,奠定了其在全球中文網絡原創文學網站的龍頭地位;上海九久讀書人文化實業有限公司持續保持全國第三大網上書店地位;蜘蛛網、淘米網等一批中小民營企業異軍突起,逐步成為行業品牌企業。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