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體育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全市業余訓練網絡不健全,業余訓練基地和傳統體育項目學校建設滯后,從事業余訓練學生數量逐年減少。作為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市體校的訓練與教學條件非常簡陋,與相關標準和要求有很大的差距。除體育彩票外,全市體育產業仍處于初級階段,發展體育產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有些地區對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經費欠帳較多,農村體育工作仍然是當前全市體育工作中的薄弱環節,農民體育健身場地、設施匱乏。市區各級各類體育場地設施雖然不少,但資源共享程度偏低,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體育場地、設施多數仍未對公眾開放,利用率有待提高。
二、“十二五”期間我市體育事業發展面臨的形勢、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
(一)面臨的形勢
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體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融入社會生活、文化生活和經濟生活,其多元價值不斷拓展,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秶鴦赵恨k公廳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0〕22號)、《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國發〔2011〕5號),以及《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體育工作意見的通知》(呼政發〔2010〕45號)的相繼出臺,為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性保障,也提供了更多的機遇。體育事業作為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實力的具體體現,不僅肩負著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全民素質、改善生活質量的根本任務,而且承擔著振奮精神、促進和諧的重要使命。隨著 “打造一流首府城市、建設一流首府經濟” 和 “一核雙圈一體化”戰略的深入推進,我市體育工作要進一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從改善民生服務的高度出發,逐步轉變觀念和視角,學習借鑒全國先進地區的好經驗好做法,結合呼和浩特交通便利,北有大青山和草原,南有黃河和長城,地處亞高原,夏季溫差較大,氣候怡人的自然環境,以及著力打造“京津夏都”的契機,把握時勢,順應潮流,謀劃未來。
(二)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提高全市人民身體素質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依法治體,以促進各類體育協調發展為目標,加大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健全覆蓋城鄉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推進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力爭到“十二 五”末,使體育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三)發展目標
綜合考慮當前發展基礎和未來趨勢,今后五年我市體育的主要目標:
1. 群眾體育:群眾健身意識普遍增強,體育活動蓬勃開展??茖W、健康的健身休閑娛樂活動日益成為群眾生活的重要內容。健全群眾身邊的組織,建設群眾身邊的場地,開展群眾身邊的活動,體育人口得到提高,到2015年全市體育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45%左右,全市人民的身體素質明顯改善,成年人體質測試合格率達到全國省會城市的上游水平。
2. 競技體育:進一步完善全市業余網絡建設,改善各訓練單位的軟硬件條件,不斷提高訓練水平,繼續保持呼和浩特市在自治區的領先優勢。力爭在2011年全國青少年運動會、2012年全國冬運會上取得好成績,在2014年自治區第十三屆運動會上實現金牌總數“保二爭一”的奮斗目標。
3. 青少年體育: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建立和完善青少年體育組織,豐富校園球類運動,培養終身體育意識。按照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推進“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逐年鞏固和提高《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率、優秀率。鼓勵有條件的學校爭創各級青少年俱樂部,“十二五”末,建設市級傳統項目學校50所。
4. 體育設施:加大經費投入,加快基礎體育設施和場館建設步伐,逐步擴大全市人均公共體育用地面積。建設呼市游泳館、體校、網球保齡球館、全民健身大廈等設施,增加健身路徑數量,擴大覆蓋面。創造條件,積極申辦全國各級各類賽事活動。
5. 體育產業: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培育開發體育市場,加強對體育產業發展的指導,逐步形成結構合理,運作規范的體育市場,逐步擴大體育彩票銷量。
6. 依法行政:貫徹執行體育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加強體育行政執法隊伍建設。保障群眾參加體育鍛煉的合法權益,依法監督、建設和保護體育場地設施,加強對高危險性體育項目市場經營活動的動態監管,將體育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