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氣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堅持突出重點。以提高氣象預測預報能力、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和開發利用氣候資源能力為重點,不斷提升氣象服務能力和水平。
堅持服務民生。不斷豐富氣象服務產品,拓展服務領域,改善服務手段,提高服務水平。積極推進公共氣象服務均等化,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一流的氣象服務。
堅持改革創新。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著力完善氣象業務、科技、人才發展等方面的體制機制,不斷增強氣象事業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科技支撐能力。
(三)主要目標。
到2015年,基本建成結構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的公共氣象服務系統、氣象預報預測系統和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建成較為完善的氣象科技創新體系和氣象人才體系,氣象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氣象保障能力和水平明顯提升,氣象事業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全省氣象整體實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明顯提升。基本建成適應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氣象防災減災體系,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能力進一步提升,預警信息發布時效性進一步提高,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質災害氣象服務能力明顯增強,防雷減災氣象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
應對氣候變化科技支撐能力明顯提升。氣候變化監測、預估、影響評估能力進一步提升,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的服務水平明顯提高,氣候可行性論證工作進一步加強。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氣象保障能力明顯提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氣象防災減災體系進一步健全,鄱陽湖氣候與生態遙感監測中心建成并投入運行,大湖流域氣象服務新模式的探索成效明顯。
公共氣象服務能力明顯提升。決策氣象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公眾氣象服務受眾面明顯擴大,專業專項氣象服務效益更加明顯。
氣象現代化體系進一步完善。氣象預報預測水平進一步提高,綜合氣象觀測網進一步完善,氣象信息網絡與裝備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科技創新和人才隊伍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
氣象社會管理職能進一步強化。氣象法規體系及標準化建設穩步推進,氣象依法行政能力明顯提升,氣象探測環境得到有效保護,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體系。
“十二五”期間江西省氣象事業發展主要指標
·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公眾覆蓋率達到90%以上,公眾氣象服務滿意率達到90%以上。 ·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達到85%,暴雨等災害性天氣24小時預報準確率提高4%,短期氣候預測水平提高3%-5%,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提前15~30分鐘以上發出。 ·農業氣象災害預報準確率達到70%以上;農用天氣預報、情報信息服務覆蓋面達到90%以上。 ·新增區域自動氣象站1818個,建設中小河流、山洪地質災害、高速公路等氣象監測網;新建60個城市環境氣象監測點。主要農業氣象災害監測覆蓋率達到85%以上;新增新一代天氣雷達4部、風廓線雷達11部,X波段移動雷達17部。 ·新建1個空地結合的人工影響天氣特種監測網、1套綜合業務系統、1個飛機人工增雨基地、2個效果評估基地,人工增雨率提高5%-10%。 ·新建1個重點實驗室、1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組建5個具有學科優勢和本省特色的氣象科技創新團隊。 ·列入政府監管的建設項目防雷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覆蓋率達到100%,重點單位的防雷裝置定期檢測率達到95%以上,全社會防雷裝置應當檢測覆蓋率達到50%以上。 ·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比例達到70%,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資格人員比例達到18%。爭取有5人進入中國氣象局“雙百人選”隊伍。 ·國家基準站、基本站和40%以上的一般站基本達到“一流臺站”水平。氣象探測環境破壞嚴重的臺站完成遷移任務。
三、強化公共氣象服務,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氣象保障水平
(一)強化氣象防災減災服務。
進一步提高氣象災害監測預報能力。充分利用各種氣象現代化建設成果,加強氣象災害的實時監測分析。加強災害性、關鍵性、轉折性等重大天氣過程中短期天氣預報和短期氣候趨勢預測,重點加強暴雨(雪)、干旱、臺風、大霧等災害及其影響的中短期連續性、精細化預報服務,以及雷電、冰雹、大風、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的短時臨近預報預警服務。
進一步提高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能力。依托各種社會資源,大力拓寬氣象預警信息的發布渠道和覆蓋面。建立完善氣象部門與政府應急管理平臺、氣象災害敏感部門和行業、公共媒體之間互連互通的氣象災害信息發布平臺和突發公共事件預警發布體系。加強預警信息發布規范管理,完善預警信息傳播手段,加強基層預警信息接收傳遞。依托農村公共服務平臺,加強農村、偏遠山區等氣象預警信息傳播能力建設。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