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內河航運發展規劃(2006-2020年)
南盤江云南境內擬開發的航段為開遠小龍潭至黃泥河口長226km河段,該段屬峽谷地區,平均比降1.38‰,一般水深1.6~2.0m,最小水深0.2m,河寬50~60m。
本流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受季風影響,有明顯的干、濕季之分。干季溫暖少雨,雨季濕潤多雨。多年平均氣溫13℃~20℃,大部分地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046mm,多集中在5~10月份;降水一般規律是由北向東遞增,由北向西遞減。但因地形復雜,高差懸殊,年降水量地區分布差異性較大,如羅平站最大年降水量2216.0mm,陸良板橋站最低年降水量為430.9mm。年際間的降水量變化較之年內變化小得很多,羅平站最大年降水量為2216mm,最小年降水量1249.5mm,相差1.8倍;雨季(5~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為半年干季(11~次年4月)降水量的4倍。
南盤江屬山區性河流,徑流由降雨形成,洪水季節與暴雨季節相應,枯水流量則由地下水補給,水位暴漲暴落,洪、枯水流量相差懸殊。下游江邊街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為208m3/s,實測最大流量3080 m3/s,最小流量17 m3/s;最大年徑流量111.3億m3,最小徑流30億m3;徑流年內分配很不均勻,其中5~10月約占年徑流量76%;泥沙主要集中于汛期,多年平均含沙量1.05kg/ m3,多年平均輸沙量683萬t。
2.航道現狀
位于貴州省和廣西自治區交界處的天生橋一級電站建成后,正常蓄水為785m回水至壩達,形成了140km的庫區航道,使云南省境內壩達至八大河33.7km和滇桂界河段八大河至黃泥河口10.3km成為庫區航道,通航100噸級船舶。黃泥河口至天生橋一級壩長96km,為庫區深水航道。
3.梯級開發現狀及規劃
據南盤江綜合利用規劃,南盤江開發任務及總體方案為:南盤江干流宜良以上河段,以灌溉、防洪為主,結合發電,兼顧利用庫盆水域、河段通航開展區間運輸和旅游;宜良至開遠段主要是發電;開遠小龍潭以下主要是內河航運及發電,兼顧灌溉。干流由上至下采用十級開發(不包括已建天生橋一級、二級,在建的平班樞紐),其中開遠小龍潭至天生橋采用瀘江口、大橋、雷打灘、歹馬河口、冒水洞等五級渠化方案。
4.內河航運發展規劃
南盤江航道是溝通云南、貴州、廣西等三省區的重要的水上運輸干線,能夠促進三省區交界處的經濟發展和經濟合作,該航道主要為區間貨物運輸服務,同時,為天生橋庫區的水上旅游和沿岸居民的出行服務。
受天生橋水電樞紐的影響,南盤江航道不能和下游溝通,內河航運將局限在天生橋大壩以上范圍發展,綜合考慮貨物批量、運距等因素,規劃2010年壩達以下航道為通航100噸級船舶的六級航道。2020年左右,開遠以下規劃水電梯級相繼建成,結合水電梯級進行渠化,因此,規劃開遠至黃泥河口242km航道為通航100噸級船舶的六級航道。
六、李仙江
1.河流概況
李仙江屬紅河水系,為其一級支流,發源于云南省南澗縣寶華鄉石丫口山,流經景東、鎮源、墨江、普洱、江城、綠春等縣,在綠春縣半坡鄉出中國境入越南稱黑水江,為越南北部大河,在河內北部越池市附近匯入紅河,全長982km。李仙江干流在云南省境內長473km,天然落差1790m,出國境處流域面積19309m2,多年平均流量460m3。
把邊吊橋以上為李仙江干流上游段,長約282km,落差1270m,平均比降4.5‰。李仙江中段為把邊吊橋至阿墨江匯口,長102km,落差366m,比降3.58‰。。李仙江下段為阿墨江匯口至中越國界,長89km,落差153m,河道比降1.72‰。
李仙江流域屬南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受季風、地形、低緯的影響,形成復雜多變的氣候特征。流域由于垂直高差大以及南北緯度的不同,形成了南溫帶、北、中、南亞熱帶、北熱帶五個氣候帶的特殊氣候環境。多年平均氣溫16.7℃~18.6℃,極端最高氣溫37.7℃,極端最低氣溫-4.0℃。高山涼爽,低谷炎熱,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逐漸降低,立體氣候明顯。
李仙江徑流來源于降水,徑流與降水量的年際變化與年內分配是相應的,總的特點是年際變化不大,但年內分配不均。據李仙江水文站30多年實測徑流資料分析,年徑流豐枯比僅為2.0,年際變化不大;而汛期6~11月徑流量約占年經流量的84.5%,降水集中在汛期,形成汛期流量大,枯期流量小這一年內分配不均的顯著特點。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