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十二五”物流業發展規劃
(五)多渠道增加對物流業的投入
各類金融機構要探索和開發收費權、股權質押、倉單質押、存貨監管融資等符合物流企業經營特點的金融產品,中小企業擔保機構要積極為符合條件物流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促進金融機構加大對物流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列入國家和自治區規劃的重點物流業建設工程,支持通過銀行貸款、股票上市、發行債券、增資擴股、企業兼并等途徑籌集建設資金。對涉及全區性、區域性的大型物流建設工程,自治區服務業專項資金以貸款貼息等方式重點給予支持。各級政府中小企業、科技、信息等專項資金,可以扶持物流企業技術改造、新技術開發和信息平臺建設。原劃撥土地建設的物流、倉儲設施,政府收回進行招標拍賣的,所得收入除進行拆遷安置外,其余部分全部用于支持物流項目建設。自治區人民政府將安排獎勵資金,用于對引進知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地區和創造知名物流服務品牌的企業的獎勵。
(六)加大對物流業政策支持力度
稅收政策方面,物流園區和物流企業的土地使用稅參照工業企業土地使用稅征收及補貼辦法實施,繳納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可按規定程序審核后適當減免土地使用稅。改造利用廢棄土地,且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物流項目,經批準5年內免征土地使用稅。經自治區批準的物流園區內的企業,享受自治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企業同等稅收優惠政策。新辦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新辦民營運輸企業2年內免征企業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2年后減半征收3年。生產和商貿企業剝離物流功能,組建具有法人資質的物流公司,自物流公司注冊登記之日起2年內免征企業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2年后減半征收3年。對納入國家試點名單的物流企業及所屬企業將承攬的運輸業務、倉儲業務分包給其他企業并由其統一收取價款的,以該企業取得的全部收入減去付給其他企業的費用后的余額為營業稅的計稅基數,實行差額納稅。物流企業進口物流設備可按國家有關規定免征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為物流企業購買符合規定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專用設備,設備投資的10%在政策規定期限內可抵免應納稅額。物流企業并購重組,全額返還并購重組涉及稅收的地方分享部分。
在土地政策方面,對列入自治區物流業發展規劃的物流園區和物流配送中心項目,要優先保證建設用地,土地出讓金按照國家2009年規定的工業用地最低價標準執行。按城市規劃對舊倉庫設施進行拆遷異地改造且新建物流配送中心和物流配送站的,在拆遷或收回企業土地使用權和建筑物時,應在城市規劃用地中給予相應安排。
在市場準入政策方面,凡具備或租用必要的運輸工具和倉儲設施,至少具有從事運輸(或運輸代理)和倉儲兩種以上經營范圍,能夠提供運輸、代理、倉儲、裝卸、加工、整理、配送等一體化服務,并具有與自身業務相適應的信息管理系統的企業,均可登記注冊為物流企業。物流企業辦理登記注冊時,除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外,其他前置性審批事項一律取消。
在其他政策方面,物流企業用電、用水價格,按普通工業用電、用水價格執行。使用大型冷藏、冷凍和冷鏈加工設備的重點物流企業的用電,按大工業用電給予保障。暢通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嚴禁亂收費、亂罰款。制定科學的城市貨車通行管理辦法,為重點物流企業的小型配送車輛在市區通行、??刻峁┍憷?。減化通關手續,推行物流企業與口岸通關監管部門信息聯網,鼓勵海關、檢驗檢疫、貨運代理、報關報檢、場站服務等部門實行“一站式”服務。
(七)加強物流人才的培養
組織人事部門要加強對物流業管理干部的培訓,提高管理干部的思想認識和執政能力。勞動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物流行業的企業家、經理人及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從業人員素質。實施現代物流人才教育工程,自治區相關高等院校、職業學校要開設現代物流管理、營銷、電子商務、應用技術等專業,開展物流業人才培養和培訓,為物流業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鼓勵物流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開展產教聯合、校企聯合,提高物流企業的管理水平。重視現代物流管理和技術人才引進工作,物流企業引進高級管理、技術人才,各地區要在落戶、家屬安置、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優惠待遇。
(八)推進物流業對外開放和區域協作
進一步擴大物流業對外開放,依托我區能源、冶金、化工、農畜產品加工、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等優勢特色產業,大力引進國內外第三方物流企業。鼓勵國內外大型物流企業在我區設立分支機構,聯合、收購、兼并區內物流企業做大做強。引導區內物流企業拓寬發展空間,積極“走出去”,開展跨地區物流業務。加強與周邊省區的物流協作,開展物流方面的政策協調和技術合作,實現物流業務的有效對接。加強與天津、大連、錦州、曹妃甸等港口合作,積極發展內陸港,促進港口物流向內地延伸。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