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二五”時期對外經貿發展規劃
(三)搭建綜合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平臺
按照“貨物貿易廣交會,服務貿易京交會”的要求,舉全市之力辦好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京交會”),力爭在提升國際化水平、擴大展會規模和交易規模、引進國際著名展會和整合國內展會資源、拓展新興領域和塑造品牌形象上取得突破,促進首都服務業創新發展。逐步提高北京在國際服務貿易價格、標準、規則制定上的話語權,推動北京成為有國際影響力的服務貿易市場中心。
三、增強貨物貿易影響力和輻射力
(一)推進外貿協調發展
積極推動進口與出口、外貿與外資和外經、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外貿與內貿協調發展。
積極引導進口,強化樞紐式輻射,擴大進口在全國的資源配置功能,促進全國貿易平衡,減少貿易摩擦。鼓勵先進技術和關鍵設備進口,推動企業開展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提升“北京創造”品質,進一步優化出口商品結構,鼓勵成套設備出口,著力促進首都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出口。
推動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擴大進出口。發揮服務貿易的促進作用和對外承包工程出口帶動作用,促進貨物貿易增長。發揮首都會展經濟優勢,以展促貿。推進內外貿融合發展,在內外兩大需求中培育新的增長動力,在內外兩種資源中集成新的發展優勢,在內外兩個市場中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二)促進外貿轉型升級
實施品牌戰略,提升國際競爭力,按照“經濟上優惠、管理上優待”原則,培育自主品牌產品,推動“雙自主”產品出口,增強核心競爭力。推動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型企業擴大出口。完善外貿電子商務平臺,打造永不落幕的進出口交易會。
充分發揮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政策功能優勢,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吸引知名跨國公司設立國際采購分撥配送中心,推動建立航空維修基地和開展融資租賃、轉口貿易、研發和展覽展示等業務。發揮北京亦莊保稅物流中心(B型)作用,完善對高端制造業產業鏈企業的服務功能。
做好北京市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培育工作,重點支持和培育產品設計與貿易促進中心、公共檢驗檢測平臺和公共技術研發平臺等外貿公共服務平臺,用平臺聚集企業,集約發展,使之成為品牌、技術和標準等出口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推動載體。將外貿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作和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培育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外貿轉型升級,提升發展質量和水平。
實施貿易主體多元化戰略,集成各種政策,引導鼓勵中小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培育新的外貿增長點,拉動相關產業發展。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充分利用國際知名展會,幫助企業拓展市場渠道,鞏固傳統市場,開拓新興市場。
(三)引領外貿高端拓展
培育壯大本土外貿企業,增強市場競爭力。引導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技術行業標準的制定,努力把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產品的技術標準和行業標準納入國際標準體系,掌握競爭先機。
引導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建立自主營銷網絡,把出口產品貿易鏈延伸到國外批發和零售終端,把進口貿易環節逐步延伸到上游生產供應端,提高貿易附加值和渠道控制力。引導鼓勵企業融入國際定價體系,利用進口規模優勢,提升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
培育國際化特色商品交易市場,逐步發展成影響特定商品國際市場行情的交易中心、定價中心和商務咨詢中心。
四、提升企業“走出去”綜合競爭力
(一)推動“北京服務”、“北京創造”走出去
鼓勵“北京服務”、“北京創造”品牌企業設立境外企業(機構)、投資辦廠;利用服務貿易發展契機,積極推進企業并購、組建國際化服務聯盟等工作,樹立“北京服務”品牌,實現規模化、品牌化、國際化經營;抓住“走出去”機遇,帶動本市貨物、服務、品牌、技術、資本等輸出與發展,提高跨國投資經營能力和合作,拓展“北京服務”、“北京創造”國際市場空間。
(二)支持“走出去”企業高端發展
鼓勵和引導企業從單純產品輸出向服務輸出、資本輸出、技術輸出、標準輸出和品牌營銷并重的方向轉變。支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通過境外上市、并購、投資等方式“走出去”,參與國際市場分工,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跨國企業。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