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區“十二五”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
(二)推進報國寺民間收藏品展示交易市場的建設
大力扶持報國寺民間收藏品展示交易市場,擴大市場影響和品牌效應,將報國寺民間收藏品展示交易市場打造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民間收藏品交流中心。
鼓勵與中國收藏家協會、北京收藏家協會以及全國其他28個省級收藏協會合作,定期聯合舉辦大型收藏展覽、鑒定、咨詢、講座、拍賣以及交流交換活動,形成集聚,提高品牌影響力。
(三)積極推進白孔雀文化藝術創意產業基地的建設與發展
積極推進白孔雀文化藝術創意產業基地的規模擴大和業態提升,積極支持白孔雀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拓寬工藝美術品的流通和交易渠道。
鼓勵"白孔雀"進行故宮高仿真藝術品、傳統手工藝品和旅游紀念品等品種開發;支持與故宮合作建立白孔雀"故宮造辦處",開發高端故宮文化產品;支持引進工藝美術大師及其優秀作品進店展示,推動大師作品走向國際市場。
(四)進一步優化藝術品交易業行業協會等的服務職能
優化琉璃廠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協會的服務職能,形成有效協調商家、中介機構等產業要素的運作機制,積極舉辦行業交流和展覽交易活動。
大力引進藝術品交易中介機構,逐步建立市場經紀人認證制度,形成區域統一的市場規則,規范交易市場的中介活動,打造琉璃廠藝術品交易的誠信口碑。
(五)培育重點藝術品交易企業上市
積極推動榮寶齋等藝術品交易業重點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資,出臺政策對企業改制上市的費用給與適當補貼。
(六)大力引進國際知名拍賣公司入駐
積極引入國際知名拍賣公司。支持區域內具備實力的拍賣公司推出國內頂級的品牌拍賣活動,提升國際影響力。
(七)推進琉璃廠藝術大廈和藝術品交易中心建設
構建集古玩藝術品展覽、展示和交易等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推動古玩藝術品展示、交易和拍賣活動在琉璃廠地區的集聚。
構建藝術品交易綜合服務平臺,逐步形成古玩藝術品鑒定評估體系,完善藝術品的托管、鑒定評估、掛牌上市、交易等環節,打造完整規范的藝術品交易鏈。
(八)建立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基地和展示中心。
對北京地區的傳統舞蹈、戲劇、曲藝、雜技、民俗等非遺資源進行集中保護,結合大柵欄地區風貌保護工作,積極吸納全國非遺精華,為地方傳統優秀文化搭建展示平臺,打造最具影響力的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基地。
四、文化旅游業
產業鏈環節上,重點支持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的開發及智慧旅游系統的建設。
(一)進一步提升什剎海歷史文化保護區的品牌影響力
以特色主題街區為產業支撐點,進一步挖掘和充實文化內涵,提升什剎海作為中國著名歷史街區的品牌影響力。打造以元代漕運終端、明清王府宅第、古剎胡同民宅、現代休閑游憩為主要特征的歷史文化旅游風景區。
立足什剎海地區的文物古跡、湖光水色和民俗文化,結合市場需求,開發什剎海胡同游、名人故居體驗游等深度文化旅游產品,將資源優勢轉換為產業優勢。
重點支持"西海48號院"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通過適度擴展空間,提升服務設施,進一步優化環境,積極培育和引進文化、IT、影視、設計等領域的品牌企業,將"西海48號院"打造為特色鮮明的文化創意產業基地。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