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二五”時期金融業發展規劃
第二章 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
未來五年是首都金融業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首都金融業將立足自身發展條件,著眼首都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順應國家金融改革創新趨勢,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力爭通過“十二五”時期的努力,向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城市邁出堅實的步伐,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一、指導思想
“十二五”時期,首都金融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推動首都金融業科學發展為主題,以金融促進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加強首都金融的大協同、大服務、大發展,充分發揮金融對實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打造“國際活動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業總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和諧宜居之都”與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的促進作用,以鞏固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為核心,以優化首都金融生態環境為依托,著力發揮首都金融資源優勢,著力健全金融組織體系,著力完善金融市場體系,著力培養金融高端人才,著力深化金融創新,著力加快金融改革開放,著力提升首都金融的產業競爭力、資本輻射力、創新引領力、經濟貢獻力、金融軟實力、空間承載力和資源集聚力,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在發展中要切實注重以下三個方面:
——堅持市場主導,既要促進金融自身的科學發展,又要推動金融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金融業的發展與實體經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一方面要進一步優化金融業自身的結構、布局和質量,進一步完善金融組織體系和金融市場體系;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金融在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調整、城鄉一體化發展、民生保障改善等方面的戰略引領作用。
——堅持統籌發展,既要積極推進金融改革創新,又要注重安全穩定。改革創新是金融發展的活力之源,安全穩定是金融發展的基本保障。在推進具有國際影響力金融中心城市建設過程中,既要保證發展速度,搶占發展先機,又要注重防范風險,切實維護首都金融安全穩定。
——堅持服務保障,既要增強地方政府服務主動性,又要處理好與國家金融管理部門的關系。有效發揮中央和地方金融資源合力是金融改革創新和跨越發展的重要動力。要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與中央在京金融管理部門和金融機構聯動工作機制,加強交流合作,以服務促發展,以服務促創新,逐步深化市場創新主導、中央金融引領、地方服務推動、各界廣泛支持的工作格局。
二、戰略定位
“十二五”時期,首都金融業在金融創新、債券市場、股權投資、金融人才等領域的全國領先地位基本確立,北京作為國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提升,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城市框架基本形成。
——國家金融創新中心。發揮國家金融管理部門和總部金融的決策、信息優勢,搭建國家與地方金融創新的聯動工作平臺,營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融創新環境,加快建設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推動開展各類金融制度創新、金融市場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成為國家金融綜合配套改革示范區。
——國家支付清算中心。發揮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等全國性支付清算服務體系的作用,鞏固國家支付清算中心地位。支持人民銀行第二代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運營和發展,支持發展各類資金結算中心、數據中心、災備中心,持續提升首都金融基礎設施服務能力。鼓勵第三方支付等新興支付服務機構在京集聚發展,完善首都支付環境。推動北京與周邊省市同城化清算系統加快發展,探索建立首都經濟圈一體化支付體系。
——國家債券市場管理中心。充分發揮大型金融機構總部、大型企業總部和高新技術企業聚集的優勢,積極支持企業參與債券市場,擴大債券市場發行主體,拓展債務融資渠道,充分發揮債券市場功能,提高實體經濟融資效率。充分發揮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等平臺作用,為債券市場創新發展做好服務,推動協同創新,實現共贏發展。推動債務融資工具創新,試點發行私募債券、市政債券、集合債券和資產證券化產品。支持完善債券市場基礎設施,促進中介服務機構在京集聚發展,提升全國輻射力和影響力。
——全國股權投資中心。鼓勵各類天使投資、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機構在京聚集發展,提升“1+3+N”股權投資發展體系的引領帶動功能,進一步優化政策支持體系、完善中介服務體系、建立市場化機構體系,充分發揮全國社保基金、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企業年金、大型企業等股權投資資金來源主體的作用,發揮好國內外優秀股權投資管理機構的作用,探索設立中關村股權交易中心,發揮好場內市場、場外市場及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等市場化退出渠道作用,逐步形成資金募集平臺、項目投資資源、基金管理人才、市場退出渠道等功能完善的股權投資發展環境,打造全國股權投資中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