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林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三)進一步改善林區民生
1、徹底改善林業職工居住條件。抓住國家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省政府實施安居工程的機遇,繼續實施林業棚戶區(危舊房)改造工程。要將林業棚戶區(危舊房)改造與林場布局調整相結合,重點加強中心林場棚戶區改造。要因地制宜,宜樓則樓、宜平則平,采取新建和改造相結合的方式。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完善物業管理,及時辦理產權。“十二五”期間改造林業棚戶區(危舊房)9.4萬戶,建設面積470萬平方米。積極協調各級政府和住房保障部門,將貧困林場職工納入各地廉租房政策范圍內,解決困難職工住房問題。
2、加強林區給排水、供熱、醫院、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紅石、黃泥河、八家子、大興溝、天橋嶺等5個國有林業局址給水改擴建項目和灣溝、紅石2個林業局的8個中心林場給水項目,改善和增加日給水能力4.8萬噸。建設臨江、三岔子、灣溝、紅石、大石頭、敦化、白河、大興溝8個局址集中供熱項目,增加集中供熱面積342萬平方米。改擴建臨江、泉陽、松江河、白石山、紅石、白河、大興溝林業局等7個林區醫院,改造增加建筑面積7.5萬平方米。加強營林防火道路建設。同時,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十二五”期間爭取改造林區干線道路2000公里。
3、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增加職工收入。完善重點國有林區社會保障體系,將一次性安置人員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范圍,將林區居民納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范圍,將符合條件的林業職工和林區居民全部納入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蓋范圍。以國有林場改革為契機,逐步完善國有林場(圃)職工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依托豐富的林地資源,大力發展林地經濟。落實各項林業產業發展優惠政策,加大金融服務力度,扶持林業職工創業。把發展林業產業、中幼林撫育工作與職工收入增長緊密結合起來,促進林業職工多途徑就業創收,千方百計增加職工收入。
(四)加快林業改革開放步伐
“十二五”期間,要進一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進國有林場改革,深入探索推進國有林區改革,建立運行有序、充滿活力、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林業管理體制。擴大開放,廣開資金渠道,為我省林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1、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在全面完成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任務的基礎上,圍繞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和保障收益權,積極推進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要在林木采伐指標分配、規范林權流轉、建設林業綜合服務中心、建立和完善林權抵押貸款、政策性森林保險制度以及創辦以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家庭林場、股份制林場為主體的林業經濟合作組織等方面,研究制定具體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和扶持力度,逐步建立起規范有序、權責明確、運轉高效、保障有力的新型林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促進集體林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2、推進國有林場(圃)改革。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適應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的國有林場管理體制。合理調整國有林場規模與布局,在對森林進行分類的基礎上,根據林場承擔的主要任務和發揮的作用,將國有林場劃分為生態公益型林場和商品經營型林場。生態公益型林場按從事公益事業單位管理,實行人員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人員經費和機構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商品經營型林場全面推行企業化管理,按市場機制運作。妥善解決現有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完善保障制度體系。強化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管理,提高國有林場經營管理水平。
3、擴大林業開放。緊緊圍繞我省林業發展目標,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以增強我省林業發展實力、提高林業產業競爭力為中心,實施引進來、走出去戰略,統籌省內省外、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積極參與各種合作。著力引進資源、良種、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全省林業發展建設水平。通過開放,促進經營理念轉變和產業升級,提升我省林業產業競爭力,增強林業可持續發展后勁,搶占林業發展制高點。
4、形成全社會辦林業的局面。通過深化改革,大力發展非公有制林業,建立鼓勵各類社會投資主體參與林業建設的社會投入機制。在產權明晰的基礎上,切實落實誰造誰有、合造共有的政策,依法保護投資者的權益。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在林權保護、投融資、林木稅費、林地使用、森林采伐利用等方面為各種社會主體參與林業建設提供條件,吸引各種生產要素向林業集聚,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利用林業系統內跨行業、部門多的優勢 ,積極與各部門協調溝通,爭取項目資金支持。實現全民動手、全社會辦林業的格局,推動全省林業快速發展。
5、加快重點國有林區林場布局調整。抓住林業棚戶區改造契機,充分依托小城鎮建設,按照有利于森林經營、方便生活的原則,加快中心林場建設。將國有林區的247個林場調整為96個,其中18個國有林業局林場由216個調整到81個,4個森林經營局由31個調整為15個,平均每個林場經營面積由15700公頃擴大到4萬公頃以上,為促進林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發展創造條件。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