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市礦產資源規劃
(二)地質勘查工作現狀
區域地質調查工作進展:濮陽市區域地質調查工作已經進行了覆蓋全區的邯鄲幅、鶴壁幅、菏澤幅、鄆城幅等1:20萬區域地質調查工作等,其他比例尺的區域地質調查工作尚未進行。
區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與環境地質調查工作進展:濮陽市區域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相對于區域地質調查工作而言,工作進展在全省較為靠前。涉及我市的調查工作主要有邯鄲幅、鶴壁幅、菏澤幅、鄆城幅等1:20萬區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調查工作,水文物探綜合研究、地下水資源評價、地下水環境質量評價及水源保護研究、城市供水水文地質勘查、地下水源給水工程李子園水源地勘探、濮陽縣地熱資源勘查及濮陽市地面沉降勘查等。
區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學與遙感地質工作進展:轄區內,區域地球物理勘探主要針對煤炭、石油等礦產資源進行的一系列工作,該項工作主要有內黃臺拱地區磁測普查、 華北盆地南部重力面積普查、豫北太行山東麓地區區域重力調查項目等,地球化學勘探主要為鶴壁地區和邯鄲幅1:20萬化探掃面工作,該工作僅涉及濮陽市西部少部分地區;濮陽市遙感地質工作僅為1978年由河南石油指揮部五普和成都地質學院石油系共同進行的華北平原及周邊地區衛星影象石油地質初步解譯。
礦產勘查工作進展:濮陽市域內針對石油、天然氣、煤、地熱等礦產資源進行了大量的勘查工作,其中石油、天然氣資源的勘查工作程度最高,提交了石油、天然氣、煤炭等3種礦產資源的礦產地11處。不同礦種的勘查程度不同,濮陽市轄區石油、天然氣的勘查程度較高,而煤、地熱等礦種勘查程度相對較低。近年來,區內勘查工作除石油、天然氣外相對滯后,為保證濮陽市礦產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加大礦產資源的勘查工作力度,已是濮陽市“十一五”發展計劃及今后必須重視的問題。
濮陽市以往地質礦產勘查工作,按礦種劃分主要進行了以下工作。
1、石油、天然氣
自1957年由原地質部華北石油普查隊在濮陽境內打了第一口石油鉆井—濮1井開始,陸續進行了一系列石油資源的普查工作,直到 1975年9月7日濮參1井發生強烈井噴,才宣告中原油田的正式誕生;自1979年中原油田正式投產以來,中原油田實行邊采邊探、探采結合、滾動發展的方針,既保證了油氣資源的地質儲量,又保證了油田的開發生產。
2、煤
濮陽市煤炭資源勘查是從1983年年初開始的,原河南省地質局先后兩次投入煤田地震工作,于1986年3月提交了《河南省范縣—臺前工區煤田地震工作預查成果報告》,提交煤炭預測儲量22.8億噸;1984年8月至1986年9月,原河南省地礦局還先后安排兩部鉆機,共計施工鉆孔9個,鉆探進尺6600余米,于1986年12月提交了《河南省臺前縣吳壩找煤區地質報告》,查明資源儲量約1.76億噸。
1997年3月,由臺前縣委托河南煤田地質局物探隊對吳壩井田北部進行了地震勘探,于1997年8月提交了《河南省臺前縣吳壩井田地震勘探報告》,勘查結果表明,井田北部煤層埋藏較深,面積較小,目前尚無開采價值,井田南部煤層埋藏較淺,面積較大,全礦區煤資源量1.41億噸。但是,由于礦區橫跨黃河大堤,開發利用受到限制。
3、地熱、礦泉水
濮陽市地熱、礦泉水資源的地質勘查主要為1996年濮陽市地熱水資源及其地質條件論證和1999年的初步勘查等。根據勘查資料,本區地熱水主要賦存于深度320~450米以深的含水層,2000米以淺存在多層地熱含水層。地熱資源主要分布在市區和濮陽縣周圍和以西地區,該區1200m深度可出溫熱水,水溫40~60℃,2000米深度可出熱水,初步估計熱水溫度可達70℃以上。根據已開發使用的地熱水水質分析結果,水中有鋰、鍶、鋅、溴、碘、偏硅酸、偏硼酸、硫化物、碳酸氣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及人體必須的礦物質,均屬優質醫療礦泉水。尤其是鍶、偏硅酸、偏硼酸三項指標已達天然飲用礦泉水標準,具有開發礦泉水的價值。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