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
專欄1節能產業重點技術
高效節能鍋爐成套設備制造(含大型流化床鍋爐設備、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設備、余熱及生物質鍋爐設備等)技術;生物質(垃圾焚燒)鍋爐制造技術;多效真空制鹽節能成套技術和設備;燒結磚隧道窯輻射換熱式余熱利用技術。
高效節能機電設備產品制造(含高效節能電機、風機、泵類、壓縮機、變壓器、變頻器等)技術,稀土永磁無鐵芯電機技術,電動機用鑄銅轉子技術等高效節能電機技術以及用電系統加強無功補償和調節能力、提高用電功率因數的相關產品裝備制造,節能環保非晶合金配電變壓器的產業化、高效節能環保連桿式冰箱壓縮機技術及生產線。
高效節能換熱設備制造技術,重點研發新型節能環保電站空冷島技術。
重點用能設備智能化設計研發和相關產品制造技術,用于建材、冶金、化工、火電等高耗能行業的節能技術改造。
高效照明產品研發制造技術,主要用于制造金屬鹵化物燈、高壓鈉燈、超細管徑電子節能燈、高強度氣體放電燈、無極熒光燈、稀土高效熒光燈、半導體照明、節能電子鎮流器、控制單元等,長余輝蓄光發光產品研發制造等。重點研發LED綠色照明技術、有機金屬和化學沉積(包括均勻布氣、均勻烘烤和無潤滑高溫轉動、高精度探針三維調節臺和自制位移平臺)技術、IC驅動智能微汞高效電子節能燈技術、新型交流LED白光照明光源技術、低功耗高光效LED光源及照明顯示技術。
節能機動車及相關零部件、配套裝備產品制造技術。
低品位余熱利用、地熱和淺層地溫能應用、能量梯級利用技術,重點研發用于正壓高溫煙氣的管式換熱器技術、對多晶硅生產過程中的還原爐余熱回收利用和電器諧波治理技術。
現代節能回流提取與節能柱分離連用技術,用于提高綠原酸產率、提制收得率,成本比現行國內廠降12%以上,能耗減少90%以上。
(二)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重點領域。
1.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加大資源和產業整合力度,提高產業集中度和核心競爭力,實現資源的集約高效利用。大力發展高效安全采選技術和裝備,突破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主要技術瓶頸,降低入選品位,提高礦產資源回采率、選礦回收率。重點發展釩鈦稀土資源綜合利用相關產業,突破釩鈦磁鐵礦制備富鈦料、高爐渣提鈦技術、含釩尾渣應用技術,提高釩鈦稀土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優化調整產品結構,實施釩鈦深加工,加快開發高端釩產品和鈦終端產品,推動稀土產品深加工及應用。加快發展鉬、銅及金銀等稀貴金屬回收綜合利用,推動有色金屬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積極發展頁巖氣和煤層氣綜合開發利用技術,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加強硫鐵礦廢渣綜合利用,發展其他共伴生非金屬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和深加工。
2.固體廢物綜合利用。以工業固體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為重點,支持共伴生礦資源、粉煤灰、煤矸石、工業副產石膏、冶煉和化工廢渣、尾礦等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加強建材工業與煤炭、電力、冶金、化工行業的核心鏈接,鼓勵發展固體廢棄物生產新型墻體材料,積極培育協同資源化處理廢棄物的示范企業,積極開展試點示范。實施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工程,總結我省災后重建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經驗,推廣運用先進適用的資源化綜合處理技術,加快技術創新與設備研發。
3.再制造產業化。大力推進再制造產業化。突出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機床、航天航空部件等再制造重點領域,實施一批重點項目,著力培育具備成套處理裝備研發、設計、制造能力并具備一定規模的示范企業,打造機械產品、汽車零部件、航空航天部件等再制造產業基地;構建再制造技術創新體系,提高再制造技術水平。
4.再生資源利用。以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設為重點,實現廢舊金屬、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報廢汽車、廢塑料、廢橡膠、廢紙、廢電池、廢舊紡織品等資源再生利用、規模利用和高值利用,加快建成一批技術先進、環保達標、管理規范、輻射作用強的“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實現企業集群、產業集群效應,提高產業集中度;提高技術裝備水平,積極開展“城市礦產”資源化技術研發、引進和吸收,在分揀、拆解、加工、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等關鍵環節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裝備。
5.垃圾及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快建設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系統,支持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在具備條件的城市建設垃圾焚燒發電設施。建設餐廚廢棄物密閉化、專業化收運系統,研發餐廚廢棄物低能耗高效滅菌和廢油高效回收利用技術和裝備,鼓勵餐廚廢油生產生物柴油、化工制品,餐廚廢棄物厭氧發酵技術生產沼氣及高效有機肥。
6.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積極推動秸稈、枝材、次小薪材和“三剩物”、殘留地膜、農業投入品包裝物、畜禽糞便等農林廢棄物的綜合循環利用,培育農林資源綜合利用重點企業,實施秸稈還田土壤有機質提升、食用菌轉化利用、秸稈發電示范、秸稈清潔能源示范、秸稈飼料化利用、秸稈生產新型墻體材料示范等重點工程,建立一批秸稈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引導科研院所和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積極開展秸稈綜合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機具的研發與推廣;積極推廣“生態養殖業—沼氣—有機肥料—高效種植業”循環農業經濟模式,大力發展畜禽糞便工廠化處理技術,推廣生物發酵模式,加強對分離后的糞水、糞渣處理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在大型養殖場推廣糞便綜合治理工藝;積極推進殘留地膜、農業投入品包裝物回收利用,推廣農業清潔生產技術。
7.水資源節約與利用。推進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礦井水和雨水資源化利用,擴大再生水的應用。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1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