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市農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二、“十二五”農業發展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堅持重在持續、重在提升、重在統籌、重在為民的工作要求,按照“三化”協調發展的總體思路,以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為方向,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為目標,不斷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突出農業公司化運作,強化農業科技服務,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穩定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深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不斷增強農村發展活力。
(二)總體要求
按照《許昌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要求,以落實中原經濟區戰略和實施糧食核心區建設為契機,以農業公司化運作為抓手,以農村土地規模經營為手段,以培養新型農民為基礎,大力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全面加快現代農業發展進程,努力把我市打造成現代農業示范市、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市、農產品質量放心市。
1、農業總體發展水平。全市農業增加值年均增長4%,十二五末達到17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0%,十二五末達到11590元;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十二五末總產達到280萬噸;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條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三化”協調發展的新路子。
2、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全市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初見成效,建成百萬畝優質糧食生產加工基地、百萬畝優質蔬菜生產加工基地、百萬畝優質花木和中藥材生產交易基地、全省重要的生豬、家禽、肉牛和畜產品基地,建設十二大現代農業生產加工示范園。以農業公司化運作為抓手,大力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著力推進農業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和產業化經營,全面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十二五末,培育發展年銷售收入1000萬元的農業公司500家,其中年銷售收入億元以上的示范性農業公司50家;培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000家。
3、農業科技轉化應用。農業科技創新、轉化、推廣和服務能力得到加強和完善,全市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測土配方施肥面積占主要農作物種植面積的比例達到80%以上;林木良種使用率達到75%以上;畜牧業產值達到150億元以上,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突破50%;農機總動力達到375萬千瓦,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0%以上。全市有效灌溉面積、旱澇保收田、節水灌溉面積分別發展到380萬畝、320萬畝和280萬畝,完成中低產田改造60萬畝,完成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工程”150萬畝。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率提高到50%,科技進步對農業生產的貢獻率達到55%以上。
4、農村民生和可持續發展。十二五末,全市實現村村通公路,全面解決農村出行難、飲水不安全問題。新解決7.5萬農村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30座,發展鄉、村沼氣服務組織500個,打造沼氣循環利用示范村50個,全市農村戶用沼氣累計達到32萬口,普及率達到36%以上。完成100個新農村示范村建設,顯著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