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十二五”熱帶現代農業發展規劃
四、熱帶作物
熱帶作物主要包括天然橡膠等工業原料,是重要的國家戰略資源。熱帶作物產品是海南具有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的特色產品。目前,在海南省面積較大、產值較高的熱帶經濟作物主要有橡膠、椰子、檳榔、胡椒、木薯和劍麻等,其中尤以橡膠、椰子、檳榔和胡椒四種作物面積最大,已成為海南熱帶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0年,全省熱帶作物面積共計1196.79萬畝,產值達110億元。其中橡膠、椰子、胡椒、檳榔種植面積分別為735.59萬畝、58.74萬畝、32.39萬畝、103.84萬畝,產量分別為34.64萬噸、2.3億個、3.6萬噸、15.21萬噸,均居全國前列。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種植布局不合理,栽培品種單一;二是臺風等氣候災害威脅大,防災抗災能力不強。
(一)發展思路
重點發展天然橡膠、檳榔,適度發展胡椒、椰子。優化品種結構,主推抗風高產品種;椰子重點發展馬來紅矮、馬來黃矮、香水椰子;胡椒增加黑胡椒比重。按照適地適種原則,橡膠逐步向中西部轉移,胡椒逐步向東北部轉移,檳榔和椰子逐步向東北部和南部轉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條件,增加科技含量,提高防災抗災能力。支持龍頭企業整合國有、民營資源,開展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
(二)發展目標
把海南建設成為國家熱帶作物產品供應基地,熱帶作物總面積達到1350萬畝,總產值達到165億元。主要發展目標如下:
橡膠:種植面積達到850萬畝,產量達到45萬噸。提高生產標準化水平,新膠園良種覆蓋率達到100%,單產達到90公斤/畝。建成18座萬噸以上標準化天然橡膠加工廠。
椰子:種植面積達到65萬畝,椰果產量2.8億個;單產保持世界領先水平,優質果率達60%以上,加工率提高到70%以上。
檳榔:種植面積穩定在100萬畝,投產面積80萬畝,總產量達到25萬噸。
胡椒:種植面積發展到37萬畝,收獲面積占種植面積的80%;生產水平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單產達到150公斤/畝,總產量達4.3萬噸。
(三)發展重點
建立健全良種、苗木繁育推廣體系。建立省熱作種質資源保存與鑒定中心,加強種質資源保存與鑒定。落實橡膠良種補貼,加強橡膠良種基地建設。重點發展海南高種椰子中的小圓果變種和椰子雜交新品種,適當引進國外優質椰子雜交品種。發揮農業部熱作種子種苗檢測中心的作用,加強種苗檢測工作,提升服務能力。
改善生產條件,推行標準化生產和管理。以增強膠園的抗風、抗旱能力為中心,改造低產殘次膠園、更新老膠園,加速推廣橡膠樹優良新品種及其配套技術,綜合應用抗風、抗旱高產栽培技術。加強橡膠生產者培訓,提高整體生產技術水平。建立一批標準化種植園,示范帶動檳榔、胡椒和椰子生產。建設病蟲檢測與預防中心,加強對重要病蟲害的防范和控制能力。
大力發展熱作產品加工。結合海南農墾管理體制改革契機,打破農墾與地方之間的界限,發展跨地區跨行業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新建或改建一批符合國家節能減排標準、年產量萬噸以上的加工廠,增強橡膠產品供給能力。建立椰子綜合深加工與利用工廠,主要生產天然椰子汁、椰油、椰衣纖維墊、椰子活性精炭和系列椰子食品等。新建一批檳榔加工廠。發展黑胡椒加工,改進白胡椒機械加工中的脫皮設備和工藝,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擴大出口。
(四)區域布局
橡膠重點區:儋州、瓊中、白沙、瓊海(近中部山區)、屯昌、澄邁(不含濱海地區)、樂東(不含濱海地區)、定安、五指山、臨高(不含濱海地區)和昌江(近山區部分)。
椰子重點區:??凇⑽牟?、瓊海、定安、陵水、三亞、萬寧和樂東。
檳榔重點區:瓊海、三亞、萬寧、樂東、陵水、保亭、屯昌、定安、澄邁,以及保亭、瓊中兩縣海拔600米以下的地區。
胡椒重點區:定安、屯昌、澄邁、海口、文昌、瓊海、萬寧。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