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十二五”熱帶現代農業發展規劃
四、資金籌措
按照多渠道籌集資金的原則,由政府、企業和農民等各種投資主體共同投資建設。其中政府主要投資于冬季瓜菜基地、南繁育制種基地、科技支撐體系、公共服務體系等基礎性、公益性工程項目。政府投資239.43億元,占總投資的48.32%;企業和農民主要投資于農產品加工園區、農產品物流基地等經營性工程項目,投資256.08億元,占總投資的51.68%。各工程的資金籌措構成見表10-2,各項目的資金籌措構成見表10-2和附表1。
表10-2 規劃資金籌措 單位:億元
五、效益分析
經濟效益。一是農產品有效供給能力顯著提升。海南在保證糧食產量不減少的情況下,將新增冬季瓜菜產量217萬噸、熱帶水果65萬噸、肉類56萬噸,作為我國重要的熱帶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地位更加穩固。二是農業產業效益顯著提升。通過農產品產量增加、品質提升、結構優化,農業產值將會快速增長。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產值比重將提高6.8個百分點,在種植結構中冬季瓜菜、熱帶水果、熱帶作物等優勢產業比重也會增加。到2015年,農業產值達到1100億元,比“十一五”末增長34%。三是增加就業崗位促進農民增收,如發展沼氣,將給農民提供沼氣維修、抽渣、運輸等就業崗位;建立田頭預冷系統,將給農民提供冷藏、分揀、制冷技工等就業崗位。到201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將達到9720元。
社會效益。一是農產品質量提升,提升人民消費水平。食用農產品全部達到質量安全標準。在基礎條件好的地區,按照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質量標準組織生產,積極推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水源、土壤環境,嚴格農業投入物、生產過程和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控,從根本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二是促進農業增長方式轉變。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和發展質量,將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三是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生活環境。通過重點建設標準農田、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農產品加工物流工程,完善農業技術推廣、農業信息和農機化等基礎服務體系,農業基礎條件得到改善,綜合生產能力提高。
生態效益。按照循環經濟的理念發展現代熱帶農業,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措施,化肥、農藥使用效率提升,削減農業氮磷污染負荷,有利于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大力推廣農副秸稈加工利用,有利于提高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實施規?;瘶藴驶B殖,推行以沼氣工程為紐帶的種養業循環模式,有利于解決養殖業點源污染,促進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