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十二五”熱帶現代農業發展規劃
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加強指導協調。準確把握時代脈絡,真正掌握海南農業發展規律,精心謀劃工作,不斷強化農業的基礎地位,統籌城鄉產業發展、規劃建設、居民就業和社會事業發展,建立“城鄉互動、三次產業聯動”的有效機制。省農業廳負責總指導、總協調和總服務,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加強指導和協調,加大支持力度,促進全省“三農”發展。積極爭取海南省與農業部開展省部共建,共同推進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建設。
認真組織實施。承擔規劃任務的有關部門和市縣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切實落實屬地責任。要根據本規劃確定的任務,制定各市縣的實施規劃,建立目標責任制,明確主體責任和相關政策措施。要按照權責一致的原則,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在明確任務、標準和安排要求的基礎上,由地方政府負責落實具體項目并承擔相應建設責任。對農田水利等農民直接受益的項目,地方政府要積極引導農民投工投勞參與建設。
加強監督檢查。加強規劃執行情況的跟蹤評估,確保規范建設,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要將規劃任務完成情況和建設效果,作為安排相關投資和政策支持,以及評價有關部門政績的重要依據。對任務完成好、建設質量高、效果明顯、成績突出有關部門給予表彰獎勵;對重視不夠、投入不增加、措施不落實、建設質量不達標、示范帶動不明顯,未完成目標任務的地方,要調減項目和扶持資金。
二、增加資金投入
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財政支出重點向農業農村傾斜,確保用于農業、農村的總量、增量均有提高,土地出讓收益重點投向農業土地開發、農田水利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足額提取、定向使用。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推進國際旅游島、西部開發、中部市縣農民三年增收有關文件精神,擴大政策的惠及面。加大農業補貼補助力度,完善種糧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政策,建立更加有效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民增收的農業補貼機制。進一步完善農業生產關鍵技術與服務支持政策,增加農業科技專項資金規模,逐步擴大高產創建和標準化建設范圍,繼續實施測土配方施肥補助,擴大土壤有機質提升、農作物重大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補助、膜下滴灌等高效節水技術補貼、動物疫病防控經費、養殖環節病死動物及其無害化處理補貼規模,建立高耗能老舊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助。整合相關涉農資金,并向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傾斜。
多渠道吸引社會資金。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充分利用外來資本、社會資本,鼓勵和依靠業主投入,發動農民增加生產投入,形成多渠道、多主體、多形式的投融資機制。通過稅收減免、財政補貼和投資補助等措施,引導各類主體投入現代農業,參與農村產業發展和公共設施建設,努力形成多元化投入新格局。落實農業稅收減免政策,制定土地利用、工商注冊等組合優惠政策,引導社會資本投向農業。圍繞農業的銷售、加工、種植等環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戰略合作者。落實產業化資金,重點扶持骨干龍頭企業創品牌、建基地、聯農戶、帶鄉鎮發展。加強龍頭企業動態監測,規范管理。協調金融、信貸部門加大龍頭企業的資金支持。支持龍頭企業采取多種形式與農戶建立更加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
優化農村金融環境。推進農村金融組織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制度創新,發展各類新型金融組織。積極探索促進農業發展的投融資機制,強化金融機構對農業發展的支持作用,協調引導國開行、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農信社、郵政儲蓄銀行等金融機構信貸資金投向熱帶現代農業。扶持農業信貸擔保組織發展,擴大農村有效抵押物范圍。加快建立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組織,扶持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完善登記和管理辦法。鼓勵保險公司開展農業保險業務,降低農業企業和農戶特別是種植大戶的生產經營風險。落實省農業廳與省農發行簽訂的戰略性合作框架協議,推進農信社和農民合作社合作,開展農村金融互助社試點,大力培育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上市融資。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