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十二五”規劃
五、“十二五”發展政策措施
(一)建立健全能效監控體系。完善上海市工業能效監控平臺,深化平臺指標評價、預測、預警功能,實現與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在線對接;重點推進寶鋼、華誼集團等5家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建設,推進10家企業建立可視化監控系統試點,實施50家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監察在線監控。聯合各區縣、工業集團開展重點用能單位的能耗情況及能效指標監控,推進可覆蓋全市的節能監測監管網絡建設。
(二)深化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制度。按照各區縣、各集團公司實際情況,合理分解“十二五”工業節能目標,完善以產品單耗、產值能耗、能耗總量等指標構成的考核指標體系;市、區兩級工業節能主管部門應當對各自監控的用能單位的節能目標完成和節能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年度評價,并將評價結果向社會公布,對節能工作先進區縣和企業予以表彰。
(三)推進落實“批項目、核能耗”制度。對審批、核準和備案的各類項目實施前置能源評價制度,開展節能評估和能源審查,禁止高耗能高污染產業和項目進入;完善淘汰落后生產能力退出機制,建立高耗能行業、工藝和設備目錄,對國家規定淘汰期限的用能產品、設備、生產工藝要制定淘汰計劃。
(四)強化節能監察執法。對涉及國家和本市能耗限額標準的重點用能單位進行專項監察;對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及能源管理崗位(機構)備案制度落實情況進行節能監察;加強對從事節能咨詢、設計、評估、檢測、審計、認證等節能服務機構行為的檢查;監督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能評制度,抽查其節能評估及審查的落實情況;對享受政府補貼和退稅的各類項目進行核查監管。
(五)加大財政政策扶持力度。對能源審計、清潔生產審核、能效檢測診斷等給予一定財政補貼,挖掘節能減排潛力;對節能技改、資源綜合利用及清潔生產中/高費項目等,符合條件的按總投資額給予一定比例財政補貼。對節能環保、廢舊資源綜合利用,按照實際節能減排量(資源綜合利用)給予相應的補貼,并逐步擴大補貼面。
(六)完善法規政策體系建設。圍繞《節約能源法》、《上海市節約能源條例》,加快建立健全工業節能制度規范體系,制定工業重點用能單位管理、節能監察、高耗能落后設備淘汰監管、能源審計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和規范性文件,修訂節能技改、清潔生產、合同能源管理等專項資金扶持辦法,開展上海市清潔生產等立法調研。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