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現代農業發展規劃
三、區域布局
根據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圍繞我省自然和經濟、社會發展特點,按照板塊化布局、區域化生產,示范區引領、項目化帶動,科技服務支撐、體制政策保障的路徑,著力打造現代農業優勢區域,提升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產業化水平,確保大宗農產品有效供給,大幅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業農村經濟轉型跨越發展。
(一)區域布局。
全省現代農業發展的總體布局分為大同盆地、忻定盆地、晉中盆地、上黨盆地、晉南盆地和太行山、呂梁山七大特色板塊。大同盆地重點建設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忻定盆地重點發展玉米、雜糧,晉中盆地重點發展蔬菜、水果、花卉等設施農業,上黨盆地重點發展玉米、畜牧業,晉南盆地重點發展糧食、水果和蔬菜,太行山、呂梁山重點發展雜糧、林果業。
(二)產業發展布局。
按照區域布局,規劃建設一批優勢農產品產業區和產業帶,形成跨區域、大規模、集群式、板塊化推進的格局。
糧食產業布局。規劃建設太行山、大同盆地、忻定盆地、晉中盆地和晉南盆地玉米優勢生產區,到2015年,優勢區玉米面積占全省的比重達到70%。規劃建設南部運城、臨汾、晉城中熟冬麥區,到2015年,小麥種植面積達到960萬畝,占全省的96%以上。以晉西北、太行山為重點,規劃建設谷子、蕎麥、莜麥、雜豆、馬鈴薯五大作物優勢區域,優勢區小雜糧的優質率、商品率、加工轉化率達到80%、50%、60%。
畜牧產業布局。規劃建設一批生豬、蛋雞、肉雞、奶牛、肉牛和肉羊優勢生產基地縣,力爭到2015年基地縣畜產品產量占到全省70%左右。
水果產業布局。規劃建設晉南丘陵區、晉西邊山丘陵區、晉中丘陵區三大優質蘋果生產板塊,忻定、晉中、晉東南和晉南四個優質梨生產區。
蔬菜產業布局。重點在晉南、晉中、忻定、上黨和大同五大盆地內具有優勢的70個縣發展蔬菜產業,播種面積、產量均占到全省播種面積、產量的85%以上。
(三)現代農業示范區布局。
以城鄉統籌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為目標定位,打造全省一流、全國領先的現代農業示范樣板區。繼續推進大同(包括陽高等5個縣)、晉中(包括榆次等4個縣區)和運城(包括鹽湖等7個縣區)三大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實施朔州、臨汾、忻州、長治、陽泉、太原、呂梁、晉城等8個市10個縣現代農業示范縣(區)及現代農墾示范場建設。以所在板塊的主導產業為主,發展糧食、做強畜牧、提升果菜、深化加工。突出糧食高產創建、標準化規模健康養殖、設施蔬菜、高效園藝以及農產品加工增值等重點建設,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示范園和綜合示范園。
四、重大工程
圍繞重點建設任務,以最急需、最關鍵、最薄弱的環節和領域為重點,組織實施一批重大工程,全面夯實現代農業發展的物質基礎。
(一)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升工程。
按照穩定面積、主攻單產,穩定夏糧、主攻秋糧,改善品質、增加總產的發展思路,以玉米、小麥、雜糧為主攻方向,通過集成推廣優良品種及高產配套栽培技術,建設一批田間設施標準化、栽培技術模式化、管理服務專業化、生產過程機械化的糧食高產示范片,輻射帶動糧食生產水平的提高。玉米生產,重點擴大種植面積,大力推廣優良品種和關鍵技術,努力提高玉米單產水平,保證秋糧產量穩定增加。小麥生產,重點穩定面積,著力提高單產水平,確保夏糧生產穩定。實施雜糧振興計劃,重點培育龍頭企業,建設雜糧生產示范基地縣和集中連片的雜糧種植帶、種植區,打造有全國影響力的雜糧專業市場,提高雜糧的優質率、商品率和加工轉化率。“十二五”期間,全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120億公斤以上。
(二)振興畜牧業工程。
著力建設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和“一縣一業”畜牧重點縣,精心培育肉禽、生豬、牛、羊四大優勢產業,以龍頭企業為載體,以重大項目建設為核心,積極謀劃發展一大批標準化規模養殖產業項目,推動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型升級。力爭到2015年,主要畜產品產量、農民人均畜牧業收入實現翻番,畜牧業產值占到農業總產值的40%以上。
(三)設施蔬菜建設工程。
以晉南、上黨、晉中、忻定和大同五大盆地為重點,加快以日光節能溫室為主的設施蔬菜發展。推進區域化、規模化種植,培育一批千畝村、萬畝鄉、十萬畝縣的設施蔬菜生產基地。力爭“十二五”末,全省新增設施蔬菜面積100萬畝。
(四)水果“雙增”(增產增效)工程。
以晉中盆地、晉南邊山丘陵區、呂梁山南麓丘陵區三大水果產業帶為重點,擴大果園面積,增加果品產量,提高水果產業的整體素質和效益,推動水果產業上檔升級。堅持新果園發展與老果園更新改造并重。通過完善果園水利設施、配套新型裝備等措施,建成一批現代化、標準化水果示范園區;通過完善水利設施、增施有機肥、果園間伐、高光效樹形改造、推廣新品種和新技術等措施,加快老果園更新改造。
(五)農產品加工“513”工程。
統籌和新增資金投入,主要通過貼息辦法,支持特色農業產業化支撐項目建設。加大農產品加工“513”工程實施力度,引導龍頭企業通過吸引社會資本和金融扶持貸款,新上一批技改和擴建項目;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聯手推進技術創新;從優化股權結構和法人治理結構入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組建現代企業集團,實現規模擴張;以優勢企業為依托,實施品牌戰略,整合打造山西特色的大品牌。力爭到2015年,培育銷售收入50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達到5個,10億元以上企業達到20個,億元以上企業達到200個。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