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光伏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四、產業重點和區域布局
(一)產業發展重點
1、硅料。禁止新上落后工藝的高純多晶硅項目,嚴格限制新上3000噸以下采用西門子法多晶硅生產項目,支持其他高效、節能、安全、環保的硅料生產技術的研發。重點發展技術水平先進的萬噸級高純硅料項目,加快原有中小項目的升級改造。消化、吸收和提升改良西門子法多晶硅關鍵生產技術,實現多晶硅生產全過程的自動控制,鼓勵與化工企業合作進行尾氣回收再利用。
2、硅錠片。加強對熔鑄、剖錠及切割工藝等關鍵技術再創新,提高熔錠容量,降低硅片厚度,減少硅料損耗,提高切片成品率,實現切割漿料回收利用。
3、晶硅電池及組件。鼓勵發展光電轉化率國際領先的單晶硅電池、多晶硅電池,提升光伏電池及組件生產水平。努力發展單位耗能低、耗材少、效率高的太陽能電池,提高封裝質量。
4、薄膜太陽能電池及其它新型太陽能電池。鼓勵引進具有國際一流水平、高轉化率的薄膜電池生產項目,關注非(微)晶硅薄膜電池和CIGS(銅銦鎵硒)薄膜電池的開發,跟蹤新型太陽能電池技術領域。
5、系統集成及應用產品。鼓勵聯合開發系統集成產品,重點發展太陽能并網發電系統集成和平衡控制技術。開發大中小型太陽能并網、離網發電系統、太陽能照明等應用系統、太陽能光伏汽車、太陽能水泵等光伏應用產品。
6、配套產品。大力發展高儲能蓄電池、逆變器、坩堝、粘合劑、氮化硅、線切割材料、封裝材料、薄膜電池基材、導電材料、光伏設備等多系列的配套關聯產品,做優做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工藝技術先進的配套產品。
(二)區域布局
按照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總體部署和功能區劃,依托我省資源條件、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突出重點,突出特色,打造“一核四區”的產業發展格局,即:以新余為光伏產業發展核心區,上饒、九江、南昌、景德鎮為光伏產業發展集聚區,其他有關設區市配套支撐。
——新余市以賽維LDK、瑞晶、升陽光電等龍頭企業為依托,做大做強硅料、硅片、電池及組件等核心產品,發展先進配套產業,加強技術中心和研發機構建設,建立綜合、完善的產業體系,打造世界級光伏產業基地。
——上饒市以晶科能源等龍頭企業為依托,建設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素質,擴充產業規模,強化產業配套,形成在全國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產業集聚地。
——九江市以旭陽雷迪等龍頭企業為依托,發揮港口優勢,打造江海聯運的便利出口通道,發展相關配套產業,建成以硅片、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生產為主的產業集群。
——南昌市以賽維BEST等龍頭企業為依托,建設以太陽能電池及組件、薄膜太陽能電池以及光伏系統應用產品為重點的產業集群。
——景德鎮市以景德半導體、威富爾等龍頭企業為依托,利用當地電子信息產業基礎優勢,促進產業承接與轉移,發展成具有一定規模的上中游產業及下游配套產業集群。
——撫州、萍鄉、吉安、宜春等設區市以發展硅片、電池及組件、光伏應用等產品為主,加強區域協作和生產要素流動,為“一核四區”提供配套、支撐和補充。
五、政策措施
(一)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做好資源能源土地等要素保障,積極推進資產、資源、人才、市場向優勢企業集聚,著力增強核心企業裂變擴張能力。
加大項目招商力度。按照“省市聯動、合作推進”的原則,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大力推進“產業鏈招商” ,鼓勵企業垂直一體化戰略和產業縱向整合。
加強光伏重點項目管理,對重大項目進行重點跟蹤、重點調度,及時協調解決項目推進和建設中的實際困難,力爭早啟動、早開工、早見效。
(二)加快產業基地建設。
加快現有的新余高新區、九江經開區兩個省級光伏產業基地建設,培育上饒經開區、南昌高新區盡快成長為省級光伏產業基地。加快新余國家新型工業化(光伏)產業示范基地建設,促進產業進一步集聚。
著力培育和引進上中下游及配套產業的大中型企業,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光伏企業,增強產業集群綜合競爭力。
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和物流配套建設,提高園區配套能力和水平。
加強區域協作,發揮撫州、萍鄉、吉安、宜春等設區市的產業配套、支撐和補充作用。
(三)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按照“推廣應用先進技術、消化吸收提升創新能力”原則,加大技術研發和攻關的力度,繼續完善硅料提純工藝,改進電池封裝技術,占領全國光伏產業科技制高點,掌握發展主動權。
進一步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支持重點企業建立企業技術中心,推進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開展重大技術項目攻關及促進成果產業化,開發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
支持龍頭企業參與國際國內行業標準制定;加快建設國家級太陽能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光伏產品質量監督檢中心、省級光伏配套新材料工程中心、省級光伏發電工程中心;鼓勵企業引進國外智力、對外聯合研發。
(四)開拓終端應用市場。
抓住國家啟動太陽能光伏應用市場的有利時機,精心組織洽談會、展銷會、訂貨會和配套會,幫助企業搶抓訂單、簽訂合同,努力搶占國內市場。
把光伏產品列入節能環保產品推薦目錄,在招投標中給予加分。對利用財政資金建設的道路照明、公共建筑等采用的光伏產品,優先納入政府采購范圍。
鼓勵我省光伏企業與有實力的建筑設計施工單位加強合作,共同研究開發光電建筑應用項目,與境外有實力的光伏發電工程公司強強聯合,合力開發境外市場。
(五)加大政策引導扶持力度。
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委在金太陽、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等政策方面對我省光伏產業的支持,鼓勵支持我省光伏企業參與國家光伏工程競標。
在本省對高新技術產業、技術改造的扶持政策和資金中,重點支持光伏產業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助力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和技術改造。
完善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其它投入為補充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資機制。鼓勵政策性金融和商業金融機構對光伏產業重點項目加大信貸授信額度等支持力度。鼓勵設立創業投資、風險投資機構,開展對光伏企業的投資。鼓勵光伏企業上市融資。
(六)推進人才培養。
積極打造優秀企業家隊伍,支持企業家創新創業,切實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確保高層次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
充分利用我省高職教育的優勢,強化現有的校企聯合辦學模式,大量培養光伏產業急需的人才,繼續提升光伏科技高等教育水平,擴大中等教育規模。
積極營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環境,落實省內有關政策,獎勵重大科技成果和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企業家和科技人員,鼓勵企業提高技術人員工資待遇,激發其積極性和創造性。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