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光伏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為推進我省光伏產業“十二五“期間超常規發展,特制定本規劃。規劃以2010年為基準年,規劃期為2011—2015年。
一、產業發展現狀
(一)產業背景及發展趨勢
1、產業背景
——光伏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時代。光伏產業代表當今世界新能源、清潔能源發展方向,是國家和我省現階段重點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2000年到2009年,光伏產業增長勢頭強勁,全球光伏安裝量年復合增長率為44%,預計2010年增長率超過100%,全球光伏累計安裝量將達37吉瓦。
——光伏應用市場前景廣闊。世界各國正不斷加大對新能源市場的投入。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率先推出新能源政策,補貼太陽能發電,成為光伏發電裝機的主力市場。中、韓、印、非等新興市場也開始啟動并迅速崛起。光伏發電占全球發電總量的比重逐年上升,預計將從2010年的0.2%,發展到2020年的1.3%,到2050年將達到10.8%。
——我國成為世界光伏制造大國。2005年至2008年期間,中國光伏電池產量的年增長率均超過100%,2008年以來,增長率也保持在70%以上。2009年,我國光伏電池產量達到4382兆瓦,占全球光伏電池產量的40%。預計2010年中國光伏電池產量將達到7000-8000兆瓦,占全球總產量的一半以上。中國已成為無可爭議的世界光伏制造業基地。
2、發展趨勢
——晶硅電池仍將是市場主角。受資源、技術條件等限制,新型光伏材料的大規模應用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預計未來5年內,晶硅電池仍將是市場主流;薄膜電池的市場份額將穩定上升。目前,晶硅電池是光伏市場的主導產品,約占市場份額的80%。
——提高光電轉換率是技術重點。當今市場主流晶硅電池光電轉換率約16.5%,薄膜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率約10%,不斷提高光電轉換率不僅是光伏企業技術進步的重要目標,而且也是光伏產業向前發展的必然要求。
——縱向整合是產業發展新趨勢。世界金融危機后,光伏產業的發展更趨平穩和理性。為進一步加強成本和質量控制,眾多有實力的光伏企業紛紛選擇垂直一體化戰略,從而帶動了全產業的縱向整合,促進資源與優勢的進一步集聚。
——節能環保是產業發展的新要求。光伏發電是環保的新能源,光伏產業生產環節,特別是硅料提純環節通過采取新技術、新工藝降低能耗,減少排放,逐步達到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的目標,實現光伏發電從清潔生產到綠色使用全過程的節能環保要求。
(二)“十一五”期間我省光伏產業發展情況
1.產業發展勢頭迅猛
自2005年開始起步,我省光伏產業規模總量快速擴張。2010年,全省28家納入統計口徑的規模以上光伏企業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126.24億元,同比增長74.94%;主營業務收入416.23億元,同比增長97.38%;利潤總額53.99億元,同比增長176.87%;利稅總額62.42億元,同比增長173.84%。目前,我省光伏產業主要分布在新余、上饒、南昌、九江、景德鎮、萍鄉、撫州、宜春、吉安等9個設區市;已形成硅料生產能力12600噸,硅片生產能力3850兆瓦,太陽能電池生產能力1300兆瓦,太陽能組件生產能力1000兆瓦,產業總體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2.龍頭企業迅速壯大
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入選“REDHERRING亞洲百強企業”,2010年,列中國民營500強企業第136位,成為江西省第一大民營企業。硅片產能達到3000兆瓦,成為全球最大晶體硅片供應商。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為我省第二家在美國上市的光伏企業,“十一五”末,形成硅片、電池片、組件各500兆瓦的產能。旭陽雷迪致力于多晶硅鑄錠、切片,2010年硅片產能達到1150兆瓦。
3.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賽維LDK公司在光伏研究領域已申請專利38項,獲授權18項,獲省部級獎1項,其硅片生產中的“鑄錠爐二次加料裝置的試劑”和“填裝性能良好的原料硅塊及其制備方法”兩項科技創新成果被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高純多晶硅料項目單位產品的設計還原電耗創造了國際硅料行業的多個單項第一。瑞晶公司“光學掩膜高吸光多晶硅太陽能電池”被鑒定為國內領先水平,所產太陽能電池片平均轉換效率達到16.35%,單片轉換效率最高達17.03%。中材公司在高壓陶瓷坩堝等配套領域擁有自主創新技術。國家光伏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光伏知識產權信息中心先后落戶新余;新余高新技術產業園被授予“國家硅材料及光伏應用產業化基地”、“國家新能源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國家光伏產業基地”稱號。
4.產業基地逐漸形成
經過近5年的發展,我省以新余、上饒、九江、南昌、景德鎮為代表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已初具規模。其中,新余市圍繞賽維LDK公司已基本形成了從硅料到終端應用產品的較為完整的光伏產業體系,上饒市、九江市正在逐步形成以晶科能源公司和旭陽雷迪公司為核心的側重產業鏈前端的光伏產品生產基地,南昌市正在逐步形成以太陽能薄膜電池為代表的太陽能電池新技術產品生產基地,景德鎮市依托景德鎮半導體公司正在大力發展中下游產業。2010年,這五大光伏產業集聚區對全省光伏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稅總額的貢獻率總和達到了95%以上。
(三)我省光伏產業存在的困難
1、整體集群效應不突出。雖然我省光伏產業的總體經濟規模目前位居全國第二,但有競爭力的骨干企業數量不多,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小,區域配套協作較少,產業合作深度還不夠。除新余外,其他地市尚未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整體集群效應不夠突出。
2、產業鏈發展不均衡。我省光伏企業及其競爭優勢主要集中在產業鏈上中游的高純硅料和硅片,而在電池、組件、發電系統、應用產品等產業鏈中下游領域,核心競爭力尚未形成,總體表現為企業規模較小,生產能力較為薄弱。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