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美好鄉村建設規劃
四、建設要求
(一)總體原則。
在村莊建設和整治中,要堅持不破壞自然環境、不破壞自然水系、不破壞村莊肌理、不破壞傳統風貌,做到尊重自然、注重安全、遠近結合、因地制宜。
(二)選址布局。
1.選址要求。新建村莊的選址,應遵循“科學安全、有利生產、方便生活、順應自然、體現特色、保護文化、傳承文明”的原則,便于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盡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尊重群眾意愿,提倡相對集中。鄉村居民點和鄉村住房選址,應避讓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及歷史文化保護區核心區域。
2.村莊布局。按照融入自然、彰顯特色的原則,保護生態環境和生態空間,保持綠色山野空間和自然景觀,充分尊重當地生活習俗及傳統村落布局模式,結合地形、植被、水體等自然因素,形成地域性的鄉村風貌。
規模較大的村落,宜結合自然條件分為多個院落布局,院落規模不宜超過30戶。院落布局和組合方式應注重相融性與多樣性結合,順應地形,顯山露水,宜聚則聚、宜散則散,同時滿足農民生產生活需要、符合鄉村生活習慣。
單體布局可采用獨門獨戶與多戶組合等方式,處理好每戶出入口與公共空間之間的關系。
(三)建筑風貌。
1.一般要求。鄉村住房建筑設計應針對鄉村生產生活特點,體現“經濟、適用、安全”,避免照搬城市住宅設計方法。建筑外觀應充分考慮地方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在整體協調的基礎上體現多樣性。建筑立面力求高低錯落,進退變化,層次豐富,與周邊環境相呼應,形成優美的天際線。鄉村住房一般不宜超過三層,對于人均宅基地較少或建設用地較局促的鄉村居民點,可結合實際確定建筑層數。公共配套建筑外觀應盡量體現地方特色,使之成為村落的標志性建筑。
平面布局應充分考慮農民生產生活需要,滿足面積、通風、采光和朝向等要求。平面設計應提供靈活、可變的功能設計方案,在適宜發展旅游業的區域,為農戶經營“農家樂”或“鄉村酒店”預留條件。
2.建筑風格。強化皖北、皖中、沿江、皖西、皖南片區的建筑風格特色。
(1)皖北片區總體建筑風格宜采用中原地區風格。建筑形式敦實、厚重、質樸、方整、規則,前后庭院開敞,圍合度較高。墻體色彩深厚;屋頂坡度平緩,以偏青冷色調為主,部分區域可考慮紅色。
(2)皖中片區總體建筑風格宜融合皖南民居和皖北民居的特點。建筑形式多樣,組合自由。墻體色彩以白色為主;屋頂采用坡屋頂,以青冷色調為主。
(3)沿江片區總體建筑風格宜融合江南水鄉和皖南民居特點。建筑形式較多樣,前門開闊,后院緊湊。墻體色彩以白色為主;屋頂坡度較大,以灰色為主,注重與圩區地形地貌融合。
(4)皖西片區總體建筑風格宜帶有部分徽派元素,建筑形式簡潔流暢。墻體色彩以白色為主;屋頂坡度較大,檐口挑檐較寬,以灰色為主,部分可采用紅色等飽和度較高的顏色,注重與山區自然風貌融合。
(5)皖南片區總體建筑風格為徽派建筑風格。保護型村莊應注重保護以祠堂為中心、布局緊湊的村落格局和傳統建筑,做到修舊如舊。新建村莊應在保持粉墻黛瓦整體風格的基礎上,盡量采用傳統徽派建筑元素,注重與整體地理人文環境相融合。
(四)環境美化。
鄉村環境應合理利用地形,保持田園風光,結合民俗民風,體現鄉土氣息。
1.村口景觀。景觀營造應自然、親切、宜人,通過小品配置、植物造景、活動場地與建筑空間建設等,突出景觀效果,體現村莊特色與標志性風貌。
2.水體景觀。整治疏通河道水系,改善水質環境。河道坡岸盡量隨岸線自然走向,采用自然斜坡形式。濱水駁岸以生態駁岸形式為主,采用硬質駁岸的不宜過長,斷面形式宜采用臺階式。濱水綠化以親水型植物為主,豐富河岸景觀。
3.綠化景觀。以村口、道路兩側、宅院周邊、濱水地區以及不宜建設地段為綠化重點。道路兩側綠化以種植喬木為主、灌木為輔,宅院周邊綠化景觀應品種適應、尺度適宜。濱水地區以及不宜建設地段應做到見縫插綠。綠化景觀材料以本地品種、鄉土材料為主,不宜采用維護成本高的綠化樹種。注重保護古樹名木。
4.村莊活動空間。結合鄉村居民生產生活習慣和民風民俗,適當布置休息、健身和文化設施。注重營造和諧宜居的鄰里交往空間,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在適宜發展旅游業的村莊,合理設置游客休閑設施。
5.庭院環境。庭院環境應注重對圍墻、綠籬等圍合構筑物和庭院出入口的美化處理,不宜采用大面積的硬質鋪裝;植物配植采用喬、灌、草結合方式。鼓勵村民積極美化庭院,營造戶戶皆美景的環境效果。
(五)公共服務。
中心村配置“11+4”基本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11項公共服務包括小學、幼兒園、衛生所、文化站、圖書室、鄉村金融服務網點、郵政所、農資店、便民超市、農貿市場、公共服務中心(村“兩委”及科技、就業、警務等便民服務場所)。4項基礎設施即公交站、垃圾收集點、污水處理設施、公廁。
自然村配置“2+1”基本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2項公共服務包括健身活動場地、便民超市,1項基礎設施即垃圾收集點。
村內服務設施應盡量布置在村莊幾何中心附近,方便居民使用。兼有對外服務功能的設施,宜布置在交通便利的路旁或村口。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