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劃
電子商務是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的商務活動,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與現代流通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推動我省電子商務的突破發展,根據《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現狀及面臨的形勢
“十一五”期間,我省電子商務發展總體上處于全國領先水平,與長三角、京津唐地區成為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三大增長極,正處于快速擴張的階段,呈現專業化、規?;⒓刍l展的特點,電子商務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加快,助推了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
(一)發展現狀
——電子商務規模較大。2010年,廣東省互聯網普及率為55.3%,網民規模達到5324萬人;網絡購物人數達1927萬人,占網民總數的36.2%;手機網民數量達3881萬人,上網比例達72.9%,高出全國平均水平6.9個百分點;電子商務交易規模不斷擴大,2010年達到8000億元;大型企業網絡購銷比重逐年上升,電子商務已成為現代商品流通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電子商務應用成效顯著。電子商務在我省各行業和消費領域的應用不斷拓展,與實體經濟融合程度不斷提高,在鋼鐵、石化、塑料、糧食、汽車和電子等行業涌現出一批年交易額超過100億元的電子商務平臺,外貿電子商務發展迅速,移動電子商務逐漸成熟,應用電子商務的中小企業快速增加,網絡購物增長迅猛。
——電子商務集聚發展程度較高。廣州市被評為國家移動電子商務示范城市,深圳市成為全國首個獲批開展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創建工作的地區。在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地區形成了一批龍頭企業集聚、集群態勢明顯的電子商務集聚區。
——電子商務支撐體系不斷完善。電子商務信用服務、電子支付、物流配送和電子認證等支撐體系不斷完善,網上支付、移動支付等支付服務快速發展。快遞服務迅速興起,出現了全國最大的民營快遞企業順豐速遞公司;信用認證取得較大進展,我省三家電子商務認證公司共發數字證書超過一百萬張;粵港澳電子簽名證書互認取得階段性成果。
——電子商務發展環境不斷完善。電子商務發展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對電子商務發展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云計算和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拓展了電子商務的應用領域,電子商務標準體系建設加快推進,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存在問題
我省電子商務的發展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電子商務應用領域有待進一步拓展,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水平有待提高,能引領產業鏈協同發展的電子商務平臺和龍頭企業數量較少。二是電子商務發展環境還不完善,體制機制改革有待進一步深化,監管和糾紛處理制度有待建立,信用體系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三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區域結構和行業結構不合理、服務效率不高、人才隊伍相對弱小。四是電子商務標準體系建設處于起步階段,統計和監測工作有待加強。
(三)面臨形勢
“十二五”時期是我省“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的重要時期。在全球化和信息化進一步深化的大背景下,電子商務發展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同時又將面臨諸多挑戰。
——從國際看,全球化和信息化給我省電子商務發展帶來新機遇,國際資本紛紛看好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前景,并加大對我國電子商務的投資力度,為我省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資本、人才和經驗保障;新一代互聯網、移動通信網、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為電子商務模式創新提供了新技術支撐,我省電子商務發展將迎來新的重要發展機遇。
——從國內看,規范化和區域競爭給我省電子商務發展帶來新挑戰。“十二五”期間,國家將通過政策法規、行業標準等方式規范電子商務發展,這一方面有利于規范電子商務市場秩序,同時也對電子商務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高度重視電子商務發展并加大了扶持力度,我省電子商務發展將處于前有標兵、后有追兵的競爭態勢。
——從自身看,我省是“世界制造業基地”,有70多種產品產量居全國第一,同時我省也是全國消費和出口大省,為電子商務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和消費基礎。同時,我省正在大力實施“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生產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戰略,著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迫切需要發揮電子商務在創新經營管理模式、提高產業組織效率、激發市場活力中的積極作用。此外,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人均收入的增長、擴大內需政策的深入實施以及社會結構和消費觀念的改變,都將給我省電子商務帶來新的發展空間。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