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PX項目變文化產業園 剪彩四五次仍未動工
房價扭跌為漲
自1995臺資翔鷺紡纖進駐海滄以來,一直以海滄區首個石化產業的形象樹立在廈門。2003年,被稱為全世界單線產能最大的PTA生產企業——翔鷺石化正式開業投產,政府通稿中稱其“加速了海滄投資區石化產業鏈的形成”。
PTA的落戶也讓PX建設提上議程,作為PTA上游原料的PX 90%都從國外進口。對于當時的翔鷺集團來說,一旦PX投產,企業便能自行消化PX國際價格上漲的成本;海滄區則能吸引更多的下游產業落戶。
海滄管委會曾在當地媒體上表示,海滄石化基地是福建省重點規劃的兩大石化基地之一,已納入國家石化發展的大盤。
從2004年,國家發改委批準立項,到2007年兩會前,海滄PX項目在一路綠燈中穩妥推進,直至2007年兩會,105名政協委員聯合上書、建議遷址終止了平靜。
由中科院院士趙玉芬領銜的這個提案指出,廈門PX項目廠區距離居民區最近處不足1.5千米,在項目5千米半徑范圍內的海滄區人口超過10萬人,10千米半徑范圍則覆蓋整個廈門西海域及大部分九龍江河口區。
由于PX潛在的爆炸和泄漏隱患,趙玉芬等建議項目遷建在人口密度較低、較偏僻的地區。該提案引爆了三個月后廈門全島的反PX行動。直至當年年底,49名市民代表走進市政府召開的“市民座談會”,超過40人仍然堅決反對PX,此事件才在“市民的勝利”中高調收尾。
事后也有說法,反PX行動的真正操盤手是各路房產商。海滄石塘生活區離PX原址就5公里左右路途,生活區內的居民表示,2007年時的房價普遍要跌1000元。海滄南部最大住宅區“未來海岸”的房價曾跌至每平方米6000元,如今均價已達14000元。
廈門環境公益組織“綠十字”理事長、廈門大學化學系教授王光國說:“當時實際是各種復雜利益關系交織的結果,不是純粹的市民抗議。”
王光國說,在PX原址用地上,原本翔鷺集團已說好了將該地租給某制藥廠做藥物試驗,后來又將PX項目落戶其上,反PX者中就有來自上述藥廠的科研者。
無論如何,廈門在當年被視為公民社會實踐的典型范本,《南方周末》將2007年年度人物頒給了廈門市民。王光國說,即使那么多年過去,這件事仍是廈門人心頭的傷痕。
翔鷺集團也在石化逐漸退出海滄的大趨勢中,摸著石頭轉型。王嵐打了個比方:翔鷺試水文化的第一個項目“閩南古鎮”從立項至今已有8年,目前仍在建造中,“翔鷺文化產業園的體量是它的十倍”。
不再與廈門有關的PX項目如今已經移至漳州古雷。今年7月,古雷的PX項目在試車階段發生閃燃,在當地采訪中發現,在這個狹長、閉塞、以傳統鮑魚養殖為生的半島上,PX也正改變著當地漁民的生活方式。
在古雷新建的翔鷺石化企業邊的杏仔村正面臨拆遷,村內停止了環衛工作,蟲蠅肆虐。多名村民如此描述PX:“這個是廈門不要的,因為這里落后,村民也反對不了。”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1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