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PX項目變文化產業園 剪彩四五次仍未動工
福建廈門一PX項目產業園荒涼多年,后計劃轉為文化產業園,但文化產業園兩年來依然未動一草一木。翔鷺集團一名知情員工說:“市里要求每個區都有文化及旅游項目,而海滄區可能覺得在這塊地上,有代表性,又足夠震撼,所以趕緊提了出來。” ]
對于如今的廈門來說,上世紀末建成的海滄大橋依然是一處為人津津樂道的風景線,透過壯觀的鋼結構懸索,可以看見晴天下的東渡港口船只云集。
如果驅車從該橋到海滄區南部的石化工業園,只有15公里左右路程。
海滄南部的石化工業園,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一直是廈門石化工業的搖籃,區內由臺商翔鷺集團的三家企業坐鎮,后被選為翔鷺PX項目用址,預期年產值達800億。
2007年6月廈門全島反PX風波,以廈門市政府暫緩PX項目,并將該項目遷至漳州古雷半島而告終。6年過去,雖然海滄大橋已經將島內和海滄緊密相連,廈門人對海滄南部的石化工業園區仍舊心懷成見。
原本投產PX項目的地依然撂荒著,據說是要建時髦的“文化產業園”。在與PX原址只一街之隔的溫厝村,一名村委會工作人員回憶,對面的荒地已經“剪彩了四五次”,每次剪彩完就放在那里不動了,“第二年再來剪”。
撂荒六年
9月的海滄依然烈日炎炎,翔鷺石化企業的歐式青石大門在馬青路和南海路丁字路口顯得非常壯觀。
翔鷺石化依舊在正常營運,南海路上PX項目原址卻一片荒蕪。
江西人老紀在石化廠邊上開了個汽車配件修理攤,他指著南面說,自從PX搬走后,這里就成了集裝箱堆場。老紀來此正好6年,“當時剛要開始建,已經整成了平地,搬走后,地就扔在這里了,給人家臨時做堆場。”
2007年春天,當廈門島內關于PX項目爭執正盛時,這塊南海路上還未破土的工地則一片平靜。因為還沒開建,所以一直沒有大動靜,一直到前年年底,一批政府官員和翔鷺集團的高管來到南海路上“剪彩”,老紀聽說是要建文化產業園,來了好多人。
根據2011年11月的消息,“海滄區政府與翔鷺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正式簽約翔鷺文化產業園項目,一期投資額將達到283億元。”據當時報道,該文化產業園將囊括購物、度假、會展、養生、醫療等。
但文化產業園兩年來依然未動一草一木。翔鷺集團一名知情員工表示,想法和規劃是有的,只不過還未動工。“市里要求每個區都有文化及旅游項目,而海滄區可能覺得在這塊地上,有代表性,又足夠震撼,所以趕緊提了出來。”
臨近的村莊則一直在零打碎敲地拆遷著。老紀猜想,也許政府說動工就動工了。
溫厝村村民溫斌國感受跟老紀差不多。“農民哪里懂化學的東西,也是聽島內在說這東西有毒,才知道有毒的。”
有著千年歷史的溫厝村,如今許多房屋只剩空梁,到處寫著“拆”字。滿村的龍眼樹果實掉了一地也沒有人撿,只有村里的古廟還記載著當地的鄉俗。
直到關于PX項目的爭論鬧了開來,溫斌國才知道村前這塊地上將要動工的項目,原來是“有毒”的。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1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