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投無路”的蒙西火電廠:富余電能“愁嫁”
外送:8年不開的兩條出路
6年前,內蒙古的電力供過于求的局面已經初步形成,為什么內蒙古的電力投資沒能及時剎住車?
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副主任、能源開發局局長王秉軍指出:第一,國家政策不配套,國家啟動了"廠網分離"(發電和電網的分離)后,上網電價(發電廠賣給電網公司的電價)實行競價上網,這一政策導致五大電力集團迅速向能源集中的內蒙古轉移,投資過快增長;第二,電力企業市場化后,必須有市場化的電網配置來輸出產品,但實際上電網通道配套建設滯后,最終導致"窩電"加劇;第三,全國資源配置不到位,內蒙古應該迎接高耗能產業的轉移,但目前的產業轉移還不到位,自治區內電力需求不足。
這么多地區缺電,內蒙古富余的電應該不愁賣。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內蒙古便形成了通往華北的兩條線:第一通道"豐泉—萬全"、第二通道"汗海—沽源—平安城"的4回500千伏超高壓線路。但25年過去了,蒙西境內再沒有增加一條外送通道。
七八年前,國網在內蒙古啟動了跨區域電力外送通道的項目,只不過這個項目一改再改,時間一拖再拖。
國網有"三縱四橫一環"的規劃,其中涉及蒙西8個盟市的有兩條。一條是錫盟至上海的1000千伏的特高壓交流線路,中間設有9個站,后來又將終點站改為了南京。第四通道蒙西到濰坊,也設有4個站,后來又調整為蒙西到長沙。這兩條線路被稱為第三、第四通道。
2008年,內蒙古電力集團成立了特高壓工作部,林峰是特高壓工作部的副主任。5年間,這個只有五六個人部門的工作更類似于項目實施前的"文秘"工作。他們準備材料,配合國網做特高壓線路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下稱"可研報告"),以及與蒙西各盟市政府進行溝通項目涉及到的規劃、土地、環保等問題,但5年來,有關特高壓項目的籌建運作并沒有最終落地。
2008年底,第三、第四通道的可研報告已完成,2009年項目遞交到國家發改委審核,直到2010年,更改后的第三通道才獲得國家發改委的"路條".2011年4月,第三通道的所有文件已經備齊并遞交到國家發改委,但至今還沒有結果。
2011年初,國家電網公司定下目標:2011年下半年,錫盟到南京的特高壓項目要開工建設;2011年底,蒙西到長沙的特高壓項目要得到核準。但一年過去,去年定下的這兩個目標都沒有完成,計劃又推遲到今年下半年。
出路沒通,"窩電"還在加劇。據張福生介紹,為國網新建兩條外送通道而籌建的電廠,有些現在已耐不住煎熬,轉而并入蒙西電網。
而今年前4個月,蒙西電網外送華北電網的電量還在逐漸減少,呈現負增長。
遇阻:國網的"壟斷禁地"
通道建設的進展如此緩慢,內蒙古地方政府和內蒙古電力集團卻不能等。
有消息稱,在多年嘗試與國網合作未果以后,兩年前,一條從鄂爾多斯煤電基地通往廣東的特高壓直流通道正在謀劃。但據《中國經濟周刊》從內蒙古電力集團了解,目前只是政府間的意向。過去5年,蒙西電網已經和十幾個地方政府達成協議,但是要輸配電,還是需要對接國網。
畢竟,對于對外通道的規劃和建設,只能依靠國網對于通道建設的規劃與推進。"電力外送涉及到國家電網規劃,關乎全局,內蒙古是國家電網的重要部分,特高壓的規劃是由國家決定的。"一位主管能源的政府官員表示。
在漫長的可研報告階段,內蒙古地方政府也曾向國家發改委請示,國家領導人也曾給過批示,但兩大電網公司之間的意見相左,就連最基本的問題——是發展"超高壓直流線路"還是"超高壓交流線路"至今也未能達成協議。
對此,林峰做了一個比喻,好比是一條鐵路線,超高壓直流是只有起點和終點兩個站,實現遠距離的電力輸送,沿途無法上下電;而特高壓交流則是設有很多的過路站,可以實現沿途電廠并網和變電配送。
一位當地電力研究人士表示,對于內蒙古電力集團來講,特高壓直流外送通道投資少,可以直接將蒙西富余電量輸往目的地;而對于國網來說,特高壓直流電僅僅完成了一個"借路"的通道,并不能給華北區域的電力帶來多大效益,因而國網更傾向于發展特高壓交流線路。
此外,"內蒙古的平均上網電價是0.309元,而廣東的平均上網電價為0.51元,我們計算了一下,將蒙西的電外送給廣東省的成本是每度電1毛錢,加上成本,我們的電才0.409元。"一位內蒙古電力專家告訴,蒙西的電力輸送到華東、華中、華南,必然對國網和南方電網的原有電價形成沖擊。
如果外送成行,蒙西電網必然是最直接的受益人。根據測算,若蒙西到廣東的特高壓直流線路建成,與廣東現有的電價保持一致,蒙西每年即使只向南方輸送500億度電,每度電就算蒙西電網只賺取5分錢,一年也能增加25億元的收入。
而在現行的電力體制下,國家不允許電網跨網投資。《電力法》明確規定,一個供電營業區內只設立一個供電營業機構。對于通道建設投資,蒙西境內的歸內蒙古電力集團,南方五省歸南方電網,其余的歸國網。這三家,只有蒙西電網沒有跨網投資的權利。
張福生坦言,目前湖南、廣東、上海、山東等地以及南方電網都有足夠的實力和迫切的愿望來進行跨網投資,這就要求國家在電網單一投資體制上做出改變,形成競爭的格局。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