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擴張致江蘇光伏產業陷入寒冬
龍頭企業的轉型糾結
面對新形勢,阿特斯這個以謹慎著稱的企業也難免隨了大潮。
“工廠停產半年之后再重開,你的技術絕對達不到一直生產的企業的水平,那這個廠自然就會被淘汰。” 阿特斯(CSIQ:NASDAQ)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瞿曉鏵表示。
實際上,對阿特斯這樣的一線企業來說,前行之路也并不平坦。“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中段的制造企業總是難以獨立存活,要么受制于上游的硅料,要么受制于下游的項目。”在天華陽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蘇維利看來,中游公司的競爭力過于薄弱。
就算情況真如蘇維利料想的那樣也沒關系,因為瞿曉鏵已經下定決心,明天的阿特斯,不再是昨日的阿特斯。
實際上,因為近兩年上游硅片價格下降明顯,這個早前讓許多企業費心布局的環節反而成了累贅。相比之下,阿特斯能夠保證財務上的靈活度,瞿曉鏵認為很大的原因是在2009和2010年市場最火爆的時候,其在商業模式上沒有像許多同行那樣追求垂直一體化,把前端環節留給合作伙伴去做。當然,此舉的代價是在同行們的毛利率達到30%時,阿特斯只有15%-20%。
然而,去年行業整合期開始后,阿特斯卻保持著上升的勢頭,全年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五。在形勢最艱難的第四季度,排名甚至上升至第二。這也讓瞿堅信,產能充分競爭的時候,全產業鏈并不是降成本的最好方式,“應該要做好分工。”
但面對眼下的新形勢,這個以謹慎著稱的企業也難免隨了大潮,決心要從純粹的設備制造商轉型為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看起來,這與“分工”的理論有悖,但瞿曉鏵卻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把握一個項目,給客戶帶來更多的附加值。”
早在2009年,瞿便在阿特斯內部提出轉型的策略,并把目標市場首先定在加拿大。次年,阿特斯投資約2000萬美金在當地建起兩條全自動生產線,以滿足加拿大市場要求60%組件本土生產率才能獲得電價補貼的要求。
在許多中國同行看來這并非明智之舉。首先,加拿大全國只有安大略一省有電價補貼政策,吸引力本身有限。而最重要的是,跑到發達國家建廠,無異于放棄中國公司的成本優勢。
瞿曉鏵卻并不贊成這樣的觀點。他表示,安大略省目前批出來的項目總量為1.2-1.3GW,這其中阿特斯占有300兆瓦的大型電站項目,在2010年批出的電價是44.3加分/度(約2.8元/度)。“收益很不錯,再加上商業、居民屋頂項目,來自下游的收益在未來三年對于阿特斯的利潤貢獻將是非常大的。”
但在質疑者看來,這還是顯示了中段制造業缺乏競爭力。“盡管這些制造業也都說自己去做項目,但大多數都是買的,并不真正具有項目開發的能力。即使拿到了路條,也未必真的有實力去做開發,還是希望賣出去。”蘇維利說。
按照他的想法,中段的設備企業更應該把心思放在技術上,哪怕這項技術與工程建設相關。“比如進入EPC工程技術領域,著力提高系統的發電率。”蘇維利說,“一下子跳到項目投資上,離他們過去的優勢太遠,能否成功較難把握。”
瞿曉鏵卻還是打算放手一搏。從去年的財報來看,阿特斯算是剛好完成了10%的目標。4月28日,在阿特斯位于蘇州高新區的公司生產總部,48歲的瞿曉鏵坦言,“制造業仍是民企的強項。”
此番話另一語境,是針對廣受熱議的央企抄底光伏行業。今年4月初,有消息稱“高帥富”央企中海油意欲收購光伏“小清新”阿特斯。雖然時至今日,“收購計劃”并沒有更多的發展,但許多人仍相信,這只是因為中海油提出的收購條件還不夠吸引。
瞿曉鏵否認了這些猜測。“眼下的行業困境遠不至于讓我放棄阿特斯。”他說,“公司的股價最高點達到50美金,最低時也就2美金左右,經過這些之后心態就平和了,阿特斯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