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12年走過西方百年歷程 朱镕基以事實反駁英記者
強將手下無弱兵
浦東開發辦的骨干基本上是朱镕基親點,而且大部分是技術性或學者型官員。
浦東開發辦原負責人沙麟說,镕基同志任上海市市長時,可以說是“強將手下無弱兵”,而且他也很愿意讓下屬展示自己的才華。
沙麟回憶,1991年4月朱镕基帶領上海代表團訪問法國時,他只開了個頭,接下來就讓我們演講了。我們都是用英語演講的。這給外國朋友的印象很好:他的手下個個能力很強。他不像有的領導,不喜歡讓下屬出風頭,表現自己的才能。我們看得出來,當時他是那樣的放松,敢于用人。
他說,那次出訪曾經難住了中國幾家媒體駐法國巴黎的記者,因為朱市長常常撇開翻譯,用英語直接與法方人員交談。而且在后來法中協會舉辦的上海浦東開發開放報告會上,不僅镕基市長用英語演講,而且上海市外國投資委員會副主任葉龍蜚和我都用英語作報告。這把許多只懂法語不懂英語的駐法記者急壞了。請一個翻譯要每小時150法郎,以至于后來出現了這樣一個場面,三四名記者圍著時任上海市教衛辦副主任的徐匡迪,請他做同聲翻譯。
后來有媒體的記者留心了一下,發現朱镕基帶出來的人個個都能講流利的外語,這與過去很多中國代表團所有的人都圍著翻譯轉形成鮮明的對比。
沙麟感嘆,在朱镕基手下工作的心情是興奮而舒暢的,又十分緊張,大家工作的節奏很快,兢兢業業。但他對問題的了解十分深刻,無形中對下屬匯報工作形成了一種心理壓力,大家要準備充分了才敢匯報,不然三問兩問就把你問倒了,官僚主義在他這兒是行不通的。
“他非常愿意傾聽別人的意見。很多人說他厲害,不敢在他面前匯報工作,怕他,為什么呢?因為他掌握的東西比你還多。”沙麟說,“但你甚至可以跟他說"不",只要你說得出理由。”
他舉了一個例子。
有一次我們在上海《文匯報》作了一次有關浦東開發的座談。第二天他知道了,就在會上說:“你們才做了多少研究啊,就都發表大塊文章啊?”后來我把有關這次座談資料寄給他,他看看我們準備很充分就不說了。
一位在朱镕基身邊工作過的上海官員這樣評價他:朱市長是“刀子嘴巴菩薩心腸”。
沙麟斷言,他批評了很多人,但從來沒有無緣無故“傷害”過人,他總是為公不為私。
當時,正是朱镕基的嚴厲要求,浦東開發辦工作人員的精干高效作風名揚海內外,甚至《紐約時報》也撰文贊揚:開發辦的工作人員全然沒有通常的中國官員那種官僚作風和暮氣沉沉的味道。
國際友好人士評價,朱镕基在上海主政時開始表現出的擴大對外開放的實際行動,至少是在改善上海的投資環境方面,給浦東開發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為自己開明的政治形象錦上添花。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