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陜西榆林民間借貸 傳銷式融資陷龐氏騙局
借貸叢林法則
“實際上阿拉善左旗的煤礦很值錢,如果幫忙讓劉旭明不要被關起來,手續一旦規范了,所有人肯定能解套。”陜北一名老板李濤(化名)竟然期望讓劉旭明重獲自由。
劉旭明,于今年3月13日被神木警方刑拘,4月18日因涉嫌集資詐騙被批準逮捕。
根據神木公安的最新通報,劉旭明涉嫌詐騙案,目前報案金額高達7.87億元,登記的涉案金額達11億元。當地多名知名政商牽涉其中,神木縣人大主任高崇飛的兒子就有6000萬元的涉案金額。李濤也給劉旭明投了5000萬元的“吊股股錢”。
“小股東被大股東綁架,被迫成詐騙人的幫兇,有意幫助犯罪嫌疑人不被繩之以法,目的還是報有幻想讓其將下一個受騙人拉下水,騙來資金后幫自己解套。這是陜北乃至全國的地下民間借貸中常見的事。”李幫生分析說,“在現金為王的觀念驅使下,許多被害人不顧倫理道德乃至法律規范,角色錯位,助長了龐氏騙局的延續。”
龐大、無序的地下民間借貸中,隨時隨地都上演著叢林法則中弱肉強食的游戲規則。
以“黃金大王”著稱的神木人張孝昌,以抵押及質押擔保從工商銀行[-0.26% 資金 研報]神木支行借來8億元巨資后,又將神木的牛文兒等“五大戶”拉進炒銀大軍,以賠了保底、賺了利潤共享的承諾,再度先后融資13億元。
因有銀行與大戶的示范引導,眾多民間游資同樣以金字塔式的借貸關系聚攏,源源不斷流向張孝昌的金銀帝國生意中。
2012年年末,黃金國際國內市場價格一路震蕩下行,張炒黃金巨額虧損,案發后統計顯示,張的黃金白銀生意累計虧損40億元。
2012年12月5日,神木警方將張孝昌從西安押回,以監視居住方式接受調查。
近水樓臺先得月。“5大戶”因與張孝昌共同控制白銀賬戶,知曉操盤密碼,從12月6日到10日,低價出售紙白銀120多噸,套現9億多元。而工商銀行神木支行也以低價出售張質押的3.3噸黃金套現9億多元。這個融資規模超過40億元的黃金帝國,因資金大戶的搶先抽貸,轟然坍塌。
在經過銀行與大戶的支解、瓜分后,張孝昌的賬戶上僅給已露頭的431名散戶留下4億元現金,張孝昌共欠他們22.6億元,扣除之前支付的6.6億元利息,尚有12億元本金的窟窿。
“資本的血腥與無情,在神木的地下融資崩盤中,表現得淋漓盡致,連神木縣人大主任兒子6000萬元的投資也化為灰燼。”前述榆林市銀監局官員分析。
“事實上,榆林的地下民間借貸,同溫州、鄂爾多斯一樣,普遍存在短貸長投現象。從收益結果上看,借貸成本遠大于實體經濟收益回報,即使煤炭、房產、黃金的泡沫不破,項目回報也永遠無法覆蓋高息融資成本。等到最后,大家才發現,地下民間借貸的短貸長投,最終還是陷入了龐氏騙局的陷阱。”同樣已經關注民間借貸多年的榆林學院法學院副教授馬虎云如此認為。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民間借貸依靠親情、友情維系,文字證據中多以一張借款條據出現。
“這就為上層設計者留足了開溜的空間和時間。一旦出現法律糾紛,設局者往往想方設法往民間經濟糾紛上靠。這也是近年來受害者往公安跑的少,而往法院跑的多的緣故。”武廣韜律師分析。
來自神木縣法院的民間借貸案件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受理的案件幾近2011年的兩倍,是2015件;2013年年初到7月4日,已經受理2771件。而同期,當地公安介入的借貸案件少得可憐。
“事實上,受理案件中只能有50%結審,而結審中也只能有50%的執行率。等到執行時,設局的人不是跑路就是早已將資產轉移。你就明白,為什么民間借貸文字證據中,僅僅是一張借款白條那么簡單。”李幫生律師意味深長地總結。
■相關鏈接
“龐氏騙局”是意大利人查爾斯•龐齊制造。他1903年移民到美國,1919年開始策劃一個陰謀,騙人向一個子虛烏有的企業投資,許諾投資者將在3個月內得到40%的利潤回報。然后,他把新投資者的錢作為快速盈利付給最初投資的人,以誘使更多的人上當。由于前期投資的人回報豐厚,龐齊成功地在7個月內吸引了4萬名投資者。后人稱之為“龐氏騙局”。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2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