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創始人王衛:順豐優選路漫漫 試水電商將是不歸路?
2014-08-31 10:56:05 責任編輯:林一 來源:站長之家
被粽子撞了一下腰
2009年,浙江嘉興順豐區部獲得了一個額外的收獲,賣掉了100多萬的“五芳齋粽子”。速遞員借助端午節契機,將耳熟能詳的五芳齋粽子推銷給江浙滬一帶的順豐客戶,端午節幾乎家家都會吃粽子,這算是剛需,再加上“包郵”吸引,成交率自然會高。
這次誤打誤撞的銷售嘗試,讓順豐敞開了思路,之后便用相同的手法在中秋節賣月餅,在春節賣年貨,就連大閘蟹也如此推銷,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10年時一個端午節能賣500多萬的粽子。更令人稱道的是,順豐并沒有承擔太多風險,只是借助自身配送的優勢,建立同客戶的信任關系,推銷顯然自然而妥帖。
上述故事是順豐某位離職員工的親身經歷,并說“賣粽子的成功嘗試直接將順豐送上了電子商務的道路”。
今天,順豐優選把“配送員”特別定位叫“客戶代表”,而“客戶代表”是銷售領域的職位稱呼,說到這兒你便知道“客戶代表”背后的意義了。
推銷粽子的成功經歷和“客戶代表”的由來,給我們帶來啟示,王衛定然會想到他那浩浩蕩蕩的15萬大軍——除了幫人遞送東西,還可以自己賣粽子,當然還可以賣更多產品。
優選的坎坷前世
在成功推銷粽子以后,順豐順勢推出了“E商圈”計劃,并于2010年8月投入運營,主打健康生活網上購物,銷售食品(包含粽子)及少量3C產品。同時并在深圳布局便利店業務,試圖嘗試O2O模式,即網上下單后可到門店自提,也可到門店體驗產品后再回到網上下單,實現雙向互通。
理應這是一個完美的閉循環模式,但該業務并沒有取得如期目標,現今“E商圈”早已關閉了內地業務,收縮戰線至香港。
2012年3月,順豐上線了高端禮品平臺“尊禮會”,銷售各類消費卡、保健品、工藝品等,主要面向中高端商務人士。這其實是“E商圈”的升級版,仍試圖通過O2O的方式鎖定高端禮品市場,然而上線不久便停止了運營,網站至今仍是“測試中”。
無論是“E商圈”還是“尊禮會”都有兩個共同特征,一是從禮品市場切入,復制先前的成功經驗,二是嘗試O2O模式,但均失敗,為什么?
人都有自身的盲點,哪怕他在某行業有絕對的經驗、優勢,而到了另外一個陌生的領域同樣也會茫然、跌跤。
第一,賣粽子的經驗難以批量復制。賣粽子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節日性的剛性需求加上送上門的配送、結款服務,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E商圈”試圖在終端上架更多日常用品來增強競爭力,以發揮配送員的推銷能力,但現實的競爭環境告訴我們,消費者完全可以去貨物更全、價格更低的地面超市,也可以去已鎖定人們購物習慣的1號店或淘寶消費,歸根結底E商圈并沒有給消費者足夠的購買理由,尤其是在日常生活用品領域。再看看高端禮品市場,很難想象順豐和全國數萬家的禮品公司爭搶生意該是怎樣的情景,更何況“禮品”是一個中國特色的“關系市場”,絕非搭個網站再整合些貨源就算完事了,這塊市場分散且雜亂,消費者更不會因為配送快而選擇你的禮品。
第二,O2O模式的代價太高。如果嘗試O2O,首先要有足夠多的門店,如果只經營常溫商品,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很難滿足,會流失客戶,如果增加生鮮食品,務必要建立冷鏈物流和配送,超市終端也要配置冷藏設備,可以想象這是一個怎樣的資金和資源的投入,何況順豐在冷鏈市場上的耕耘也不是很深入,尚未做好完備的戰略準備,幸虧“E商圈”退守香港,否則將是一個無底洞。
兩個項目相差1年多,但失敗的道理幾乎是相通的,也反應了人性的弱點,我們總是習慣性的過度相信自己的優勢,做出過于樂觀的判斷和嘗試,結果往往是摔跤。
武俠片里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景,他若想練就一身絕世武功,要先忘掉過去的武功,甚至要忘掉自己是誰。現今的商業環境瞬息萬變,紛繁復雜,當我們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時,同樣需要以這樣的心態去面對自身和市場。
踏上“正道”
現今,順豐優選定位是“全球美食優選網購商城”,目標相比之前更清晰了。
劉淼在任時曾坦言“原計劃開通北京業務后,將開通上海、廣州等業務,并大刀闊斧的加速擴張,但上線幾個月以來,并沒有得到他想要的成績,我以為憑借順豐的品牌,成績至少不是現在的樣子”。
可見,順豐的品牌效應并沒有延伸到終端的零售市場,電商的本質還屬于零售業,配送優勢不足以構建核心競爭力,完美的配送僅僅是錦上添花。
李東起上任后做了些戰略調整,現在看是明顯有效的。第一,重新定位優選,擴充品類、繼續增加SKU,這無疑豐富了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第二,加深整合物流和配送服務,到目前優選已共享了順豐航空、干線等資源,其次是強化配送隊伍的“作戰力量”,配送團隊和配送設備獨立運營,標配冷藏車,為了完善售后服務,每位客戶代表標配一臺iPad。
2月26日,優選宣布開通上、廣、深三地配送業務,短短三周內流量大漲近100%,與此同時,其他競爭者的流量卻下滑20-40%,可謂初戰告捷。
然而,順豐優選距離最終的成功還有距離。
王衛的不歸路
王衛曾說過“順豐優選是一個不能失敗的項目”,因此擺在其面前也只有一條路“殺出重圍,絕地逢生”。
而前兩年的跌跤已證明了這條路并不好走,目前仍然問題重重:
第一、定位不清晰,產品無優選。
優選全名叫“全球美食優選網購商城”,從字面理解其意在做一個聚合國內外美食商品的銷售平臺,然而其網站上卻重點推薦了太多和美食無關的商品,很難理解各類奶粉和保健用品和美食有什么關系,尤其“美食用品”欄目里陳列了大量的“鍋碗瓢盆”,和美食關聯的也很牽強。唯一可以證明其欲布局全行業產品,難道他的終極目標是擴充到日用百貨?而1號店在前面一絕騎塵,天貓超市后勁十足,京東仍在繼續跑馬圈地,順豐優選究竟意欲何為。
其次,優選標榜以進口商品為主,但搜遍其網上商品,得知進口商品的比例在逐漸降低,也就是國貨產品的SKU在不斷提高,相應的價格也不再高端而是更加大眾化,從某種角度上看有些類似中糧集團的我買網,這里面又究竟隱藏了怎樣的戰略?
第二、運營無優選。
網站主頁導航里有六個頻道,依次是時令優選、生鮮專區、寰宇美食、健康養生、紅酒廊、雅撲會。
“時令優選”并非是一個和生鮮有關的頻道,而是一個茶葉專區,且是相對高端的禮品茶,單價數百甚至上千,這個頻道徒有其名,更不適合做禮品。
“健康養生” 和“環宇美食”是不錯的命題,只可惜內容多是從其他媒體摘來的“舊聞”,既沒有和商品形成關聯購買,也沒有體現SNS的互動性,價值不大。
“雅撲會”意在傳達一種高品質的生活態度,以期教育消費者,這實屬有些畫蛇添足,教育消費者的最佳武器是“優質商品和優質服務”。
第三、競爭對手豎起“擋箭牌”。
客戶數據是電商企業的核心機密,順豐做電商會讓其他同行格外警惕,因為你掌握了別人的核心數據,客戶信息、購買記錄、消費價格均在你的掌握之中。雖然做電商會帶來業務,這類競業大忌也會讓你失去大片業務,如果今后繼續擴張版圖,和更多同行們爭奪市場,那么將會有更多同行們減少順豐速遞的業務量。
順豐跨界做電商給了我們太多想象空間,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這個市場對王衛來說會是進退兩難。
如果是借道優選布局冷鏈市場,那么這個借道成本顯然太高,倒不如直接布局冷鏈更省事、更省錢。如果野心是做綜合的購物商城,那么前方不僅眾敵林立、高手如云,后院還要面對丟失業務的被動局面。如果是想做美食購物商城,那么就需要專注在美食領域深耕細耘,但現在看來顯然不是這么做的。
更何況,隨著各地業務的不斷開放和異地冷鏈計劃的落地,順豐將逐漸把自己推入深水區,整合難度也將加大,如何平衡擴張和穩健、投入和產出,都將是擺在王衛面前的難題。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