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硅鋼行業細分產品現狀 無取向硅鋼占主導【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寶鋼股份(600019);首鋼股份(000959);望變電器(603191);沙鋼股份(002075);鞍鋼股份(000898);太鋼不銹(000825);馬鋼股份(600808);新鋼股份(600782)等
本文核心數據:產品細分份額;產量;
硅鋼產品細分類型
硅鋼是電機和變壓器的核心功能原材料,分為無取向硅鋼和取向硅鋼,兩者在含硅量、用途方面均有差距,具體情況如下:
無取向硅鋼占主導
據中國金屬學會電工鋼分會披露,2024年上半年,中國硅鋼產量達到780.2萬噸。其中,無取向硅鋼產量641.7萬噸,占比達到82%;取向硅鋼產量138.5萬噸,占比18%。初步預測,2024年全年硅鋼產量超過1500萬噸,無取向硅鋼依舊占據八成的產品份額,取向硅鋼產量也在同步增長。
無取向硅鋼產量1500萬噸
近年來,中國無取向硅鋼產量呈增長態勢。2019-2023年,中國無取向硅鋼產能從1096萬噸增長到1371萬噸,年復合增速為7.4%。產能利用率超 90%。當下中低牌號是主流,但高牌號占比不斷提升,且0.20毫米及以下薄硅鋼產量顯著增長,產量結構持續優化。
注:2024年產能根據產量以及產能利用率進行倒推測算,屆時請以官方披露為準,下同
取向硅鋼產量同比增長7.4%
中國取向硅鋼產量整體呈增長態勢。2019-2023年,取向硅鋼產量從178萬噸增長到296萬噸,2023年開始產量提速。2024年初步測算,中國取向硅鋼產量為318萬噸。
從產品結構看,高磁感取向硅鋼(HiB)占比不斷提升,2023年占比提升,且0.20mm及以下薄硅鋼產量增速明顯,一般取向硅鋼(CGO)占比相應下降。從企業層面來看,國有企業如寶武系、首鋼智新,在中高端產品及薄規格產品生產上表現突出;民營企業數量與產量持續增長,部分企業已能產出滿足新能效標準的中高端牌號產品,逐步向高端靠攏。
企業硅鋼產品業務發展現狀
目前只有少數企業可以同時進行無取向和取向硅鋼的規模化生產,目前主要是上市公司,已經對細分產品布局進行詳細披露的企業有寶鋼股份、首鋼股份、鞍鋼股份、太鋼不銹等。
無取向硅鋼主要企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寶鋼股份的產能優勢明顯,超過200萬噸,其中高牌號產品的產能已超過100萬噸;產能超過50萬噸的企業還有鞍鋼股份、太鋼不銹、馬鋼股份、新鋼股份等;規劃建設更多無取向硅鋼產能的企業包括沙鋼股份、新鋼股份等。對比取向硅鋼主要企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寶鋼股份的產能優勢明顯,達到116萬噸,位列全球第一;望變電氣是取向硅鋼民營企業的第一,具備高磁感取向硅鋼生產能力的企業包括寶鋼股份、首鋼股份、太鋼不銹、包頭威豐等。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硅鋼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硅鋼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硅鋼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硅鋼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