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后迷局:娃哈哈多元化失利 創新乏力折戟零售業
2014-06-25 15:23:28 責任編輯:林一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主業創新乏力
曾經靠營養液、果奶、營養快線等一系列創新產品打下飲料市場領導者地位的娃哈哈,這些年在創新上卻逐漸式微,更多產品大都在跟隨對手。如康師傅等出了冰糖雪梨茶,娃哈哈也跟進推出類似產品;看到功能飲料脈動賣得火爆,娃哈哈也推出了類似的功能飲料啟力。
雖然娃哈哈也在積極創新,但近年推出的幾款產品大都反響平平,甚至可謂失敗。如近乎絕跡的啤兒茶爽,在定位不明的一片質疑聲中從貨架上消失。前兩年斥巨資打造的“液體面包”格瓦斯也面臨品牌糾紛,目前市場反響一般;概念產品娃哈哈富氧水也屢遭涉嫌虛假宣傳的質疑……
以格瓦斯為例,《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近日采訪大潤發、家樂福、沃爾瑪、TESCO等超市賣場后了解到,格瓦斯雖然在大多數連鎖賣場內都有銷售,但銷售情況很一般,因為該產品過于小眾。
中投顧問咨詢顧問崔瑜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坦言,娃哈哈近幾年在主業創新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對市場口味缺乏詳細調查,沒有準確把握市場需求。
娃哈哈近兩年推出來的兩款產品,啤兒茶爽、格瓦斯等都具有啤酒元素,啤酒類飲料雖然在市場上種類較少,但是能夠適應此種口味的消費者較為有限。娃哈哈欲繼續在飲料行業實現霸主地位,需要對市場進行詳細分析,在符合市場需求的情況下進行創新。
博蓋咨詢總經理高劍鋒向記者表示,娃哈哈在飲料業務上這些年也在繼續增長,但是增速放緩。固然背后有創新產品推出不夠等因素,也與飲料行業整體市場增速放緩、競爭激烈有關,新產品的推出越來越困難,一些競爭對手也在推出新產品上遇到困境。高劍鋒坦言:“娃哈哈目前的一些新產品確實未能取得大的成功,但也不能算完全失敗,至少通過新產品拉動一些銷量,帶動主業業績增長。”
雖然娃哈哈的飲料業務目前市場占有率較高,但是增長空間減小,已遭遇發展瓶頸。這種情況下,娃哈哈亟須尋找新的增長點,這或許是娃哈哈多元化的初衷。
崔瑜也指出:“事實上,娃哈哈多元化發展的初衷,就是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分散風險,不對飲料業務過于依賴。”
多元化之殤
然而,主業增長乏力的情況下,依靠多元化并不一定能夠分散風險,反而會成為拖累。
近期,娃哈哈被曝強制內部員工購買公司生產的快過期愛迪生奶粉,雖然娃哈哈方面回應稱公司沒有強制攤派購買,但該事件也反映出,娃哈哈在嬰幼兒奶粉業務上的發展并不順暢。
2010年5月,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宣布,進軍嬰兒奶粉領域,公司與荷蘭皇家乳品公司合作,由后者為娃哈哈代工生產“愛迪生奶粉”,并希望2010~2011年實現配方奶粉10萬噸銷售規模,3年后位列所有奶粉品牌前列,力爭愛迪生奶粉年銷售額沖刺100億元。
但是,相比合生元、澳優等代工奶粉,娃哈哈的愛迪生奶粉顯然有些姍姍來遲。不僅如此,由于合生元、澳優等代工奶粉創始人此前就從事嬰幼兒奶粉銷售,對嬰幼兒奶粉特殊的銷售模式有著更深刻的理解。而娃哈哈自身的優勢在于龐大的銷售網絡,但這些銷售網絡卻無法完美嫁接嬰幼兒奶粉銷售。“在商超渠道,嬰幼兒奶粉主要被多美滋、雅培、惠氏等進口大品牌所掌控,其他中小品牌主要是通過母嬰店渠道銷售,還有一部分是電商。而娃哈哈龐大的銷售渠道缺乏母嬰店這樣專業細致的銷售服務,通過小店賣賣飲料還行,賣嬰幼兒奶粉就賣不動了。”一位嬰幼兒奶粉營銷人士表示,“事實上,這些年,娃哈哈嬰幼兒奶粉一直默默無聞,市場上排名前十乃至前二十大品牌都未見到愛迪生的蹤影。”
嬰幼兒奶粉尚未搞定,宗慶后又將多元化矛頭指向零售。
宗慶后當時高調宣布,娃哈哈將在一二三四線城市齊頭并進與多方合作,全線進軍商業零售業,未來3年至5年,將在全國開設100家商場或綜合體。
但是,娃哈哈進軍零售業的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商場——娃歐商場正陷入解約風波。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