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祎:優秀的產品經理 需要有“四心”
2015-09-21 14:55:00 責任編輯: 來源:創業邦
同理心:從用戶角度出發
前面的“用心”是說大我,是比較自我,敢于承擔。而將心比心講的是小我、忘我、無我。做產品,無論有多好的技術、多好的設計給用戶提供服務于用戶體驗,都要把握一個理論,即從用戶角度出發。
所謂用戶體驗,為什么不叫產品經理體驗、老板體驗,因為所有體驗是從用戶角度來看產品,產品經理覺得好的產品用戶不一定買,用戶選擇一個產品的理由跟行業專家選擇一個產品的理由,有的時候是大相徑庭。用戶選擇產品有時候非常簡單,如何學會從用戶的角度出發思考,對很多人來說,說起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是實際上很難做到。因為每個人不管成功與否,隨著經驗增加、閱歷提升,講的最多的是什么?是我認為、我覺得,太自我,所以很多時候做產品,是給自己做。
在產品討論時,一旦出現激烈爭論互不退步的局面,說明爭論雙方可能都沒有站在用戶角度,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如何能夠將心比心?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同理心。從用戶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對很多人來說不是能力問題,是一個心態問題。原來我有一句話,教育過公司里的很多人:像小白用戶一樣去思考,思考完了得出結論,像專家一樣采取行動。很多人顛倒過來了,像專家一樣思考,像白癡一樣采取行動。
產品經理要能迅速進入白癡狀態或者進入傻瓜模式,每個人應該有一個按紐,能夠快速的進入傻瓜模式。我在公司里常常和產品經理們討論產品,我對產品經理絕對是一個挑戰,這是因為我能夠這么多年被用戶罵,能經常到第一線看用戶的帖子,能在微博做用戶的客服。這不是為了作秀,是為了保持真正掌握用戶的想法,將心比心。
通過不斷的歷練,現在我已經有兩個我。公司產品經理做出一個產品給我試用的時候,技術出身的我,干了這么多年技術和產品,按鈕和功能我很快就能熟悉了解,難不住我,還有那些寫的很晦澀的說明書,我看一遍,稍微動腦筋一想就明白了。作為產品經理的我,用這些智能硬件會覺得很順暢,沒什么問題。但此時,第二個我,小白一樣的我又會站出來:這個按鈕的是做什么的、那個按鈕是做什么的、為什么要按好幾秒、說明書里的專業名詞是什么意思……這個進入小白狀態的我會發現體驗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這就是站在普通用戶層面去使用的。
我做產品,至少有一半的靈感是來自用戶,這不是說用戶會具體告訴你一個產品應該怎么做。具體需求不能直接問用戶,一個個用戶具體需求不能聽,否則會被用戶牽著鼻子走。站在用戶角度是說把自己置于用戶情景中,去看用戶為什么會這么想,用戶為什么會這么抱怨,這個抱怨的根源是什么。一邊是從用戶出發的思維模式,一邊是產品經理自我的想法,兩種思維不斷的在內心交戰,不斷自我挑戰,使用戶體驗能找到最好的感覺。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