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人壽董事長陳東升:中國不存在劉易斯拐點
2014-12-03 16:11:43 責任編輯:吳鴻庚 來源:界面
泰康人壽董事長陳東升
十幾年前,泰康人壽董事長陳東升告訴筆者他創辦保險公司是因為在日本考察時,他看到東京銀座的高樓大廈很多都是保險公司。1992年,官至正處級的陳東升辭官下海,但他創辦保險公司的愿望1996年才得以實現。如今,泰康人壽是中國第六大人壽保險公司,截止2013年,公司總資產約4400億元,受托資產管理總規模近6000億元。
陳東升是特別擅長創造概念的企業家,比如他把像他一樣受到鄧小平1992年南巡講話鼓舞而下海創業的官員,稱為“92派”企業家;他將經濟學上的后發優勢理論總結為“找到最好的率先模仿”的創新理論;他把泰康人壽的商業模式總結為給客戶提供“從搖籃到天堂”的服務;最近接受界面采訪時又提出保證中國經濟增長的“三支箭”。在不斷創造新概念的同時,陳東升也有他執著的一面,與中國金融業同行熱衷于混業經營不同,陳東升相信專業化的力量,堅持只做壽險,通過將保險產品與養老社區嫁接,并向醫療和墓地產業延伸。兩年前,泰康人壽北京的養老社區啟動,陳東升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將他提出的具有原創性的“從搖籃到天堂”商業模式落地是他一輩子的事業。兩年后的今天,陳東升對于談泰康人壽的業務模式已經興趣不大,如何一步步地將之實現大概才是他關心的。
將偉大的概念實現經常并不是一個激動人心的過程,更需要的是陳東升從怡和集團第六代掌門人那里所取得的六字“真經”:淡定、堅持和原則。陳東升對界面說:“所謂核心競爭力就是看準一個目標持續的積累”。事實上,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在投資領域講究在正確的方向上堅持,我們都聽說過巴菲特持有可口可樂超過20多年的例子,事實上,巴菲特成功的投資都是超長期的持有,顯然,長時間持有一家公司也并不是激動人心的過程。
陳東升在微博上的自我介紹是“經濟學票友”,而事實上,他受過嚴格的經濟學理論訓練,是著名經濟學家董輔礽的弟子,經濟學博士。LEAD與陳東升的對話就從他對中國宏觀經濟的看法談起,涉及到房地產泡沫、金融改革、理財建議、他與怡和集團繼承人的對話、移動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影響,等等。而關于泰康人壽正在推進的保險產業鏈延伸可能是陳東升最關注的事業,但卻不是我們此次對話的重點議題。以下為訪談的摘要: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