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黑非白 游走于“灰度”之上的任正非
2015-12-10 16:47:23 責任編輯:陳一欣 來源:秦朔朋友圈
華為的成功秘笈是什么?七十古來稀的任正非依然“寶刀未老”活躍一線,他的為人處世之道是什么?狼性十足“武功高強”的華為是否還會“陰柔綿骨掌”?任正非的這一招著實厲害:它非黑,非白,而是中庸之道!秦朔朋友圈,見招拆招看任正非如何帶著華為游走于“灰度”之道,稱霸武林,笑傲江湖。
說到任正非,大家肯定都覺得他是華為“以奮斗為本價值觀”的一個最好體現,可能華為就是靠這么一種奮斗精神鑄就了他的成功。但是僅靠奮斗精神可能是不夠的,我覺得他在很多方面不一定是黑,不一定是白,恰恰可能是他自己所說的一種叫做灰度。他很多選擇恰恰是中庸之道,按照吳敬璉的一個提問:華為為什么成功?任正非后來想了半天說了四個字叫“實事求是”——就是不一定有特別的一套模式、規范、教條,都是因時因地、隨時隨地做出最靈活的反應,可能就是最好的一個結果。所以他最近說的特別多的是:妥協、灰度與開放。
與政府關系親疏有度
舉幾個例子,我在研究華為的時候注意到,華為早期作為一個民營企業,要想得到政府的關懷,得到大家的支持,那就非常強調自己的國家民族層面的意義。1999年,在華為在GSM產品鑒定會上,任正非講的第一句話是,“我深深感到我們今天通過的不是GSM產品的鑒定,而是國家民族的希望,我們必須在政府的領導下,努力為自己的祖國爭光。”然后他肯定了很多同行,因為那些同行都是國企,他希望把同行的業績都肯定起來,然后說:“我相信華為的GSM投入生產后,會成為他們的同盟軍。”幾乎每一句話都關乎黨和國家。但是我們注意到,當華為發展得越來越大,特別是走向國際化以后,進入像美國這樣的市場,大家都在猜測華為有政府背景、有軍方背景、有政府扶持的時候,華為在這個時候則更多地強調自己是一個民營企業,是一個不折不扣地由整個公司員工來持有公司股份的一個民營企業。他對于跟政府之間的關系有意識地在淡化,因為華為要全球化了。試想,華為用1999年的講法到全球去開拓市場,可行嗎?不可行。在國外,很多電信公司都是私有企業。在任正非的表態上,不同的時間節點都會發生一些變化。
看任正非如何西為中用?
華為作為總部在中國的一個未來的全球企業,如何處理中西關系?其實任正非是一個非常有本土情懷、有中國管理智慧的企業家。他也非常注重要向西方學習經驗,所以他經常請國外各種各樣的咨詢公司,從人力資源、財務、營銷等方方面面都請了國外大量的公司來幫助他。而且在幫助的過程中,也并不強調本土性。他強調什么呢?叫做“削足適履”,先固化再慢慢優化,先僵化再優化、再固化。他說:“我們華為人都是穿草鞋打仗的,現在要穿西方管理的皮鞋了,皮鞋可能有點小,我們腳趾頭放不進去怎么辦?把腳指頭給砍了,流血也不要怕。”
在需要用西方管理技術的時候,他是堅定不移地要用,并且花了很多代價,前前后后用了幾十億美金引進很多國外先進的流程管理、管理平臺,顯示出他越來越強的后續競爭力。他處理“土跟洋”、“中與西”的關系的時候,也經常都是“為我所用”即可,而不是置于一端的。
“適度”股權機制激勵員工
另外,特別有意思的是華為的股權激勵問題。一方面,任正非非常注重員工的激勵和分享。在公司里,他本人只有1.4%的股權,剩下的98.6%是華為員工持股會持有的。華為發展到今天有17萬人,大概有超過10萬人都有公司的股權。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很多華為人都說,我們是高工資,但是我們每年的分紅,有的時候比工資還高。任正非此舉,給大家非常大的激勵,換言之給了大家“小富快跑”的機會。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任正非也非常擔心,萬一大家過度在乎物質激勵,可能會出新的問題。所以,任正非的華為員工持股計劃又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期權計劃。為什么呢?如果員工要離開公司的時候,要把股權凈資產要賣給公司。而且,有些員工表現不好,可能會調校相應的股份比例。隨著新員工的加入,包括一些外籍員工的加入,還會增發,它是一個動態的系統。
任正非一直強調,華為短期之內不上市,甚至說五到十年之內都不上市。為什么不上市呢?因為他研究了很多公司發現,一旦上市,員工突然有了很多財富之后,就會想要離開公司,要么自己創業,要么就不太想奮斗了。所以他有句口頭禪就叫做“小富快跑,暴富跌倒。”又要激勵員工,同時又不能過度地激勵員工,導致激勵過剩。所以在這方面,他也很講究辯證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