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綜復雜的稀土利益鏈
由于過度開采、盲目競爭,稀土出口一度賣成了“白菜價”。2005年,中國稀土年出口量比1990年漲了9倍,但價格卻下降了55%以上。與此同時,一些發達國家的企業大規模地到在中國稀土資源區投資設廠。這些企業在當地大量買入稀土原料和金屬,簡單加工后便運到國外進行深加工或儲備,提純后產品增值10倍。
如今說稀土的賤賣,越來越多地指向了粗加工產品和初級加工產品。
隱患:尖端技術都是國外的
潘海波的企業主要生產永磁材料,日本的技術,出口到香港。“我們不能把稀土挖出來就賣掉,原礦也許只有10萬元的價值,但做成永磁產品賣出去值一兩百萬,附加值很高,可以為國家創造很多稅收。”
永磁材料作為新型材料,是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獲國家鼓勵。
北京科技大學為了研究日本的磁性材料,采購了他們的設備。“一個熔煉爐子花了2000多萬,現在我們國內制造出來的400萬就可以買到。”
把別人的產品買過來,很快地復制出來,然后大大地降低成本,這是中國人的優勢。
但這顯然無法與技術最先進的日本、美國相比。他們的燈粉可以賣出比我們高出1/3甚至2/3的價格,同樣的材料,比如三基色熒光粉,國外可以做到納米級,發光效果好,壽命長,價格就更高。
“我們稀土行業真正的隱患在于,幾乎所有的尖端技術用的都是國外的。”江西省工信委的一位官員表達了他的擔憂,“以目前做高仿的新材料為例,貴金屬鏑元素的比例,我們要添加到1.7甚至二點幾,但國外可能零點幾就夠了。那么貴,國內的企業添加的量多,就幾乎沒什么市場競爭力了。”
在稀土行業,這樣的現象并不罕見。
因為沒有技術的研發創新,原來做合金的時候,把所有的稀土元素全部拿去做,包括鋱、鏑這些貴金屬。現在才懂得把這些價值很高的金屬元素提取出來之后再做,性能絲毫不影響,還是跟原來一樣。
事實上,在很長時間里,我國的企業很多不太知道哪種金屬起什么作用,于是將稀土的全部金屬作為原材料放進去,這也造成了巨大浪費。
龍頭企業環保至今未達標
“中國稀土原礦的開采技術可以說是一流的,分離技術也是一流的,但終端應用產品的核心技術卻幾乎全部掌握在外國人手里。”贛州稀土礦業龍南公司經理林春雷指出,“像我們手機、電腦的磁盤,基本都是外國進口的,我們做這個只能貼牌別人的專利。”
“中國人的制造能力是很強的,但開發能力卻很差,別人研發出來的東西我們很快就能復制,但創新和研發能力比較弱,研發和科技投入比較小。真正哪個企業會拿出幾百萬投入到科研?國有企業也許會。”
然而,即使是中國五礦這樣的大央企,雖有一個研究院,但涉及到知識產權,自身新的研發成果還是少。
有北方稀土龍頭之稱的包鋼稀土,其環保審核至今仍未達標。在不久前,環保部污防司發布第二批基本符合環保要求稀土企業名單中仍然沒有包鋼稀土。
有業內人士指出,“作為稀土行業的領頭羊,包鋼稀土環保居然沒有達標,它不考慮整個產業,只考慮企業的利益,該炒作的時候炒作,它使得整個行業非常混亂,也給釹鐵硼產業帶來了很大的傷害。”
還不只是企業的投入問題,國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也不夠,使得企業更不愿意投入進行研發創新。
“我們最大的缺陷在于技術研發創新上遠遠不夠。”潘海波坦陳,僅以永磁材料這一行業看,“還有很多核心、特別高性能的產品我們是做不來的,而且在產品的一致性上,日本企業也遠比我們做得好,無論是過程管理還是各種控制,都做得特別好。”
我們還是在給飛利浦干活
在贛州,稀土產業已經在逐級延伸,從原礦到稀土分離到金屬冶煉再到永磁材料……每一個環節都有自己合理的利潤。
在重稀土的主產區贛州龍南縣,一共有26家稀土企業,包括4家冶煉廠,9家做稀土廢料回收利用廠,還有3家磁性材料企業,以及生產發光材料、熒光粉、照明、添加劑、重稀土合金和拋光粉的企業。
但在這26家企業當中,只有中國五礦和廈門東林合作投資生產的節能燈,是龍南稀土行業的第一個終端應用產品,其最重要的一個材料就是稀土熒光粉。其超過90%的產品拿來出口,但這在國際上仍不屬于高新技術,節能燈是飛利浦發明的,他們仍然是在給飛利浦干活。
“坦率地說,贛州乃至整個國家,稀土行業真正致力于終端應用產品的深加工企業寥寥無幾。”林春雷說,國民對中國稀土的期望太高了,“全世界2480多項發光材料的專利發明,我們才占了0。8%,這是一個什么概念?等于說,幾乎全部的知識產權都掌握在外國企業手里。我們的起步太晚”。
“未來關鍵是怎么培育自己的創新能力。”上述江西工信委官員說。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