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輿論影響力洗牌
2014-01-16 15:46:39 責任編輯:張澤偉 來源:重慶青年報
公權力介入需三思
“表妹皮膚不是很好,臉上又是長痘、粉刺、黑頭、毛孔粗大!向她推薦了xxx面膜。前幾天看見她,痘痘、粉刺跟黑頭都不見了”。重青記者在進行網絡調查時發現,就是這么一則毫無技術含量的廣告語,在微博上獲得76萬人次的閱讀量,也為博主贏得市場人氣。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生導師匡文波認為,根本原因是“我們對網絡的管理和引導還相對滯后”。同時,媒體形態的不斷變化帶來了新的挑戰,“棱鏡門”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匡文波說:“事實上,微信比微博更難管理,因為微信帶有個人通信的性質,其傳播的對象往往是手機通訊錄里的朋友。這給界定微信傳播的信息帶來難題。”
于是,一些網絡大V往往通過微信傳播消息,為網絡謠言重開方便之門。因此,有業內人士提出實行“網絡實名制”。微博名人徐世平對此有不同看法。他說:“實名制對惡意傳謠者雖然多了些約束,但僅管住網絡大V和意見領袖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徐世平表示,“名人沒有特權。按照現行法律法規的要求,無論是網絡名人還是普通網友,如果觸及法律法規,就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為此,有人提出由政府來充當意見領袖,并逐步產生了政府和體制內媒體掌管的微信、微博。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陶文昭則認為,政府是社會事務的管理者,是公共意見的聽取者,政府充當網絡“意見領袖”應持謹慎態度。
“網絡的議論歸根到底還是發自民眾的聲音,聽取網絡的意見是政府的職責所在。”陶文昭說,“如果政府自己充當意見領袖,壓制其他不同于、不利于自己的意見,網絡微博問政的功能就沒有了。對于網絡民意的場所,公權力大張旗鼓地介入,是否合適需要三思。”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