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訂單遭搶奪 鴻海丟單營收大跌凸顯代工難題
蘋果訂單遭搶奪
鴻海的提價增加了自己的凈利潤,卻使“要價更低”的同行們逐漸搶走原本獨握其手的蘋果訂單。
就在鴻海精密疲于應付數百萬部iPhone 5被蘋果退回時,他的同行們顯然在以更激進的低價策略,拿到更多來自蘋果的訂單。一個令鴻海頭疼的最新消息是,他的同行和碩有可能獲得了蘋果全部的平價iPhone訂單。
總部同樣設在中國臺灣地區的和碩在體量上遠難以和鴻海相比。鴻海在大陸的工廠富士康擁有100多萬工人。而最近搶奪鴻海風頭的和碩,其在蘇州、上海、重慶的工廠總共才不過十萬人。
同樣作為蘋果產品的組裝廠商,雙方的營收規模也不在一個重量級。以雙方的第一季度財報來看,和碩的一季度營收才將近鴻海的四分之一。然而這個不到2000億新臺幣的數字,其背后的增長率卻高達31%。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和碩起源于中國臺灣地區的3C廠家華碩的代工業務。在華碩實行自主品牌與代工工廠分開后,和碩成為一家獨立公司。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和碩的利潤率遠低于鴻海,這讓它對蘋果的要價更具競爭力。鴻海也曾經是靠這個武器打敗全球其它競爭對手,獲得蘋果訂單的。”和碩公布的一季報顯示,其當季營業利潤率僅為0.8%。
盡管和碩方面對是否拿到平價iPhone訂單的消息沒有表態,但其大陸工廠下半年的擴招計劃無疑在某種程度上證實了外界對其的猜測。
和碩方面在上周宣布,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將其在中國大陸的工人數量增加40%,以滿足新產品發布的需求。和碩財務長林秋炭還對外表示,今年和碩將支出約1.5億-2億美元資本,以用于華東手機擴產等項目。
和碩對蘋果訂單的搶奪遠不止如此。有消息稱,和碩今年還拿下了蘋果MacBook Air 2013年訂單的18%,目前已進入試制階段。而據稱,其手中握有的iPad MINI 訂單也超過了全部訂單的五成。
事實上,出現眾多同行與鴻海搶訂單,也源于蘋果的有意而為。上述業內人士分析,頻頻出現管理問題與質量問題的鴻海,使得蘋果正在逐漸減少對其的依賴。
凱基證券分析師郭明池也分析稱,“可想而知,蘋果不喜歡依賴唯一一家供應商。對于和碩來說最重要的一點,是證明該公司與鴻海一樣能夠制造出高質量的iPhone和iPad。”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