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訂單遭搶奪 鴻海丟單營收大跌凸顯代工難題
因為遭遇競爭對手的挑戰,鴻海與蘋果牢固的合作關系變得不再牢固。
據前瞻網記者獲悉,5月15日,鴻海精密(簡稱鴻海)對外發布的2013財年一季報顯示其當季營收遭遇大幅下滑,而其同行和碩聯合科技(簡稱和碩)第一季度營收大幅增長。除了蘋果自己訂單需求減少外,鴻海手中握有的蘋果訂單正在逐步被同行所蠶食。在代工這個起家本領上,鴻海顯然遇到了難題。
營收創十年最大跌幅
鴻海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其當季營收為8090億新臺幣(約合270億美元),同比下滑19%,創近十年來最大跌幅。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去年第一季度,鴻海精密的營收高達將近1萬億新臺幣。鴻海發言人邢治平對外表示,營收出現同比下降,主要是因為產能利用率下滑。
邢治平的表態,讓人很難不把鴻海的業績慘淡與蘋果的訂單減少聯系起來。上個月蘋果發布財報稱,該季度凈利潤十年以來首次下滑,而其對截至6月30日的下一季度業績作出的預期也不令人滿意。
有熟悉鴻海的業內人士分析稱,鴻海業績的大幅下滑在今年將會持續更長的時間。他的依據是蘋果CEO蒂姆·庫克上個月向分析師們表示,“一些非常出色的產品”將會在2013年年末和2014年推出。
這意味著蘋果推出新品的時間將比以往晚大概一個季度。而來自蘋果的強勁對手三星的最新消息則稱,其旗艦智能手機Galaxy S4自4月26日上市以來,已經在全球賣出600萬部。
據悉,蘋果的訂單已經占到富士康業務的60%-70%,成為鴻海的最大單一客戶。同時曾有分析師認為,來自蘋果的收入占到其總營收的40%。
從訂單與營收占比的不對等可以看出,鴻海代工蘋果的利潤并不賺錢。但顯然,鴻海正在試圖將日益增加的部分生產成本轉嫁給蘋果。
鴻海在第一季度財報中同時表示,由于合同中有關組裝費用的提高抵消了蘋果產品需求下滑導致的負面影響,其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9.6%。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